讓“辦不成事”窗口兜底群眾急難愁盼
安徽省直效能辦與省數據資源管理局認真貫徹省“一改兩為”會議精神,在省政務服務中心聯合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該窗口對服務對象反映的“辦不成事”反映事項實行統一登記、一口受理、交辦分辦、效能督辦、閉環管理,同時根據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對窗口運行模式、工作規則、工作流程不斷改進和完善。(7月11日《安徽日報》)
小窗口連著大民生。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直接面對企業和群眾,是聯系服務企業、群眾的重要平臺,也是優化營商環境、展示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政務服務質量高,群眾跑腿少,事情辦得快、辦得好、辦得成,群眾自然會給予好評。反之,如果群眾費盡周折卻辦不成事、失望而歸,難免會產生不滿情緒,從而質疑政府的公信力,給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帶來不良影響。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務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政務“掌上辦”“最多跑一次”等便民措施陸續推出,極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但在具體辦事過程中,仍會有各種“疑難雜癥”出現,導致一些業務不能及時辦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是針對這些堵點、難點、痛點,真真切切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早在今年3月,我市埇橋區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成立工作專班,安排專人值守,負責群眾反映問題和訴求的協調處理、解釋答復工作,定期對提交的“辦不成事”反饋單進行匯總分析、追根溯源,找準原因、研究對策,舉一反三,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站在群眾的角度想問題、辦事情,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才能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具體來說,就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優化事項辦理流程,努力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要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做到統一登記、限時交辦、閉環管理、跟蹤督辦,讓群眾感到自己的事情“有人管”“能解決”“不白跑”。同時及時總結個性問題背后的共性特點,著力補齊短板,提升辦事效率,不斷提升群眾的體驗感和滿意度。要馳而不息加強作風建設,認真落實“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對標對表改進工作作風,爭做優良作風的實踐者、群眾滿意的服務員,讓“辦得成”的事情越來越多,“辦不成”的情況越來越少,以為民服務新成果、作風建設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貢獻力量。
■ 馬競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