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飛地”助力 發展向“新”求“質”
安徽海尚變頻技術有限公司是蕭縣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去年,該企業銷售工業變頻器65萬臺,年產值達到1.5億元。經營效益飄紅的背后正是借助“科創飛地”突破了人才、技術瓶頸,實現了“借梯登高”。2023年,蕭縣在上海市松江區G60松江·中安科創園設立“科創飛地”。隨后,該企業在此開設了研發中心。由于地處一線城市,招引高端人才就有了先天優勢。人才迅速到位、科創持續加速,企業發展由此步入快車道。
近年來,隨著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創設“科創飛地”成為各地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重要一招。“飛地”,顧名思義,是指某一行政主體擁有不和本區相連的土地,就好像一塊地飛到了其他行政主體的屬地。冠以“科創”名號,重點通過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跨區域聚集,開展協同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變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創飛地”打破的是行政區劃限制和物理空間阻隔,最大限度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配置,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源源不斷的科創動力。
當前,宿州正在深耕“5512”產業工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發展“飛地”經濟恰恰是一條行得通的現實路徑。省內其他城市已經有所作為,阜陽、淮北、蕪湖等地市紛紛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建設“科創飛地”,打造“研發在一線城市、成果轉化在當地”的創新生態。宿州也不甘人后,去年就在杭州市布局建設首個“科創飛地”,引導本土企業對接杭州的科創資源,通過“孵化在杭州、轉化在宿州,研發在杭州、生產在宿州,招人在杭州、用人在宿州”的發展路徑,深度拓展兩地共贏發展新空間。
集聚和共享是“科創飛地”的鮮明特質。集聚的是先進生產要素,共享的是創新成果。作為“飛出地”的宿州更應積極主動作為,充分激發“科創飛地”的硬核實力。通過制定明晰的規劃、出臺優惠的政策,提供便捷的服務,不斷優化“科創飛地”運營機制及孵化模式,為優秀企業和團隊開展研發攻關、創新創造提供一流的發展環境,讓借梯登高的“梯子”更加牢固。
一線城市是創新發展的高地,孕育著產業發展風口。迎著風口振翅,扎根高地成長。我們有理由相信,各方在交流合作、服務保障、成果轉化等方面謀深謀實,破解堵點卡點,一定能推動“科創飛地”運維提檔升級,打造更多的科創新模式、新場景,讓技術的“金種子”結出產業碩果,增添高質量發展向“新”求“質”的新動能。
■ 商農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國內最大“火電+熔鹽”儲能項目在宿落成 03-17
-
31-2月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13155戶 03-14
-
4宿州市多渠道拓崗位促就業 03-13
-
5
-
6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