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的奔跑需要制度護航
驕陽似火,熱浪翻騰。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外賣騎手、快遞小哥們,默默維系著城市運轉的溫度與質感。他們每一次精準送達,每一條高效路線,都在無聲推動著城市齒輪的轉動,悄然提升著經濟生活的速度與節奏。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產生深刻變革,新業態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采取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維持生計,諸如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他們以靈活身姿,填補傳統就業模式難以覆蓋的縫隙,為無數人打開了就業的大門。據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達8400萬人,占職工總數的21%。
然而,隨著夏季高溫來襲,熱浪之下,外賣騎手、快遞小哥暴露于烈日與灼熱路面的夾擊之中,勞動環境堪憂。尤其在當前制度框架下,新就業群體在高溫補貼、職業傷害保障等方面仍缺乏完善覆蓋。高溫考驗的不僅是體力耐力,更是社會關愛體系的韌性與深度。如果關懷只是停留于零星慰問的層面,而缺乏制度化、常態化的保障,那么這樣的關懷也只是一陣風,難以送去持續清涼。
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實質上是在守護社會的良性運轉。他們風雨無阻地奔波,構成城市運轉的底層基座。若其權益保障缺位、健康安全堪憂,社會運行鏈條便可能在這些節點上出現裂痕。因此,政府主導的制度化關懷與保障體系構建,不僅僅是溫情善舉,更是現代政府治理的應有之義。從高溫天氣下的合理排班、強制休息,到職業傷害保障制度的完善,再到便捷“驛點”的廣泛設立,每一項舉措既可傳達政府治理的深層智慧,也是對新業態經濟發展的現實呵護。
酷暑之下,城市脈搏跳動不息,正是因為無數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烈日中奔波其中、盡心竭力。他們的每一滴汗水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辛勞都理應被呵護。當制度關懷與人心善意交織成網,才能在炎炎夏日中織就一片可感的清涼。這份保障,不僅關乎當下,更指向一個更具韌性與溫度的未來城市圖景——在那里,每一位支撐城市運轉的勞動者,都能在辛苦付出中體面收獲,在烈日下也享有屬于自己的一片綠蔭。
■ 慕青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州市完成夏種面積400余萬畝 06-18
-
2全市學習教育專項整治和訪企入村工作調度會召開 06-17
-
3全市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6.92億元 06-17
-
41-5月宿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規模穩步增長 06-16
-
5市委召開全市警示教育大會 06-13
-
6楊軍暗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