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焊花飛濺鑄青春
弧光閃爍,焊花飛濺,伴隨著一陣陣“嗞嗞”的響聲,一道道焊縫完美成型。不一會兒,一個精美的“奧運五環”呈現在鐵板上。“焊槍和焊條,就像裁縫手中的針和線,掌握技巧、熟練使用才能做到‘天衣無縫’。”5月9日下午,在宿州工業學校教學車間,“90后”焊工教師李明明正在給學生做焊接技術示范。焊槍當針,焊條為線,14年來,李明明用手中的“針線”織出了激揚的青春、織就了一頂頂“桂冠”。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焊工。”李明明說,初中時有一次在報紙上看到一篇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文章,里面講述了焊接技術在火箭發動機制造中的重要性,深受啟發和觸動。“焊工也能干出一番大事業!”初中畢業后,李明明毅然選擇了技工學校。
在校期間,李明明發奮學習、刻苦鉆研,因成績優秀,2009年被學校推薦代表宿州參加安徽省第三屆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在兩個月的集訓期,他白天進行技能訓練,晚上復習理論知識,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當時正值盛夏,正常氣溫三十七八度,加上高溫的鐵板、強烈的電弧光,室內溫度高達40多度。工作服濕透了、燙破了,皮膚燙爛了,但李明明并沒覺得辛苦,當時只有一個信念:提高技能,為校爭光!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省第三屆技工院校技能大賽中,李明明勇奪焊工中級組第一名。
2009年9月,根據學校安排,李明明前往合肥一家公司實習,做一名焊工。干一行,就要愛一行。李明明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心想著如何提高焊接技術,保證焊接質量,從不計較工資報酬。他不斷摸索實踐,積極向師傅請教、向同事學習。為了焊好每一道焊縫,在不同的位置,他要變換各種姿勢,遇到焊接管道較低的情況,就躺在地上焊,全然不顧焊花濺在臉上。為了趕進度,他還經常加班,一天下來腰酸背疼、精疲力竭,卻樂觀地告訴家人,自己感到工作很充實、很有意義。
在宿州工業學校從教以來,李明明更是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各班實踐教學任務。焊工實訓勞動強度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提高學生的認識非常重要。李明明在教學中,首先進行思想動員,帶領學生參觀上屆學生的優秀實習作品,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然后,在實踐中合理安排、重視安全、嚴格管理,教導學生要吃苦耐勞、不畏困難,學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2019年和2020年,李明明連續兩年指導學生榮獲宿州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焊工項目一等獎和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焊工項目一等獎。
生活中,李明明是個熱心腸,鄰里誰家電燈不亮了、誰家下水道堵塞了、誰家電視機出現故障了,總愛找他幫忙維修。有一次,李明明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太太被車撞倒在地,雙臂受傷正在流血,而肇事車輛已經逃離現場。他毫不猶豫地把老太太扶上自己的車,將其送到醫院,幫助老人辦好住院手續后才離開。后來,老太太的兒子憑借醫院簽診單上的信息找到了李明明,向他表示感謝。老太太也拉著李明明的手說:“孩子,你真是個大好人!”
“全國優秀農民工”“安徽省技術能手”“安徽省青年崗位能手”、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宿州市勞動模范”“宿州工匠”、宿州市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宿州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一項項榮譽代表著李明明閃光的成績。而李明明卻說,榮譽只能代表過去,今后的道路還很漫長,他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爭取實現新的更大的成績,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記者 馬競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主持召開風險隱患排查會議 05-18
-
2宿州市“掃黃打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05-18
-
3王啟榮會見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趙世斌一行 05-18
-
4楊軍主持召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05-17
-
5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召開 05-17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