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總書記的足跡】鄉村煥新顏,幸福入畫來
2016年4月24日,對大灣村的所有人來說,是永遠銘記在心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那一天走訪了大灣村,并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大計。
6年后,記者再一次來到了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這6年里,大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山里曾經的“窮疙瘩”如今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沐浴春風,村民過上好日子
大灣村主干道一旁,有一條小路蜿蜒上山。6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就是沿著這條小路來到了大灣村民組。曾經的土路早已換成柏油路,村民陳澤申家的老屋就在路旁,是游客必到的打卡點。
5月28日下午,幾名游客正在陳澤申家的小院參觀。“那一天,總書記就是坐在院子里和大家聊天的。你看這桌子椅子,都是按照當天的位置擺放的。咱們大灣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離不開總書記的關懷啊!”過去不善言辭的陳澤申,如今接待游客也能侃侃而談。老屋里新設置了一排貨架,整整齊齊擺放著將軍菜、木耳、茶葉等當地特產。
“我現在年紀大了,養羊、炒茶都干不動了,就在家門口接待客人,也挺好的。”陳澤申告訴記者,來他家的游客多,鄉鄰常常把土特產送到這里銷售。陳澤申是細心人,他把這些土特產按照品質分類包裝,再擺上貨架銷售。“這3個貨架每年可以給我帶來1萬多元收入,我的孫子現在在合肥工作。能有今天的好生活,我想再對總書記說一聲謝謝。”陳澤申感激地說。
。如今的大灣村民組,一棟棟白墻黑瓦的小屋錯落有致,曾經破舊的汪家老屋被改造成展示紅色歷史和農耕文化的展覽館,過去雜草叢生的山頭如今也變成了花圃、池塘。
汪能保夫婦平日里喜歡坐在老宅子門口,看著游客們來來往往,偶爾也向他們介紹總書記走訪大灣村時的情景。
“總書記問了我家的情況。他聽說我愛人有高血壓,表示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醫保、新農合方面給予更多扶持。”6年前總書記走訪自家的情景,汪能保依然歷歷在目。
汪能保夫婦是村民眼中的勤快人,村民組里一些沒人種的零碎田地,他們都種上了菜,一年到頭總能收獲南瓜、花生等農產品。
“游客們都喜歡土特產,我家里賣的東西都是自己種的,貨真價實。咱們做生意要本本分分,不能給大灣村丟臉。”汪能保妻子張幫若的話樸實而真摯。
得益于慢性病醫保相關政策,老兩口每年一大半的醫藥費可以報銷。各項政策補助再加上自家做點小生意,汪能保夫婦一年收入3萬元左右。
“我們想向總書記匯報,我們現在可幸福了!”汪能保說。
山上采茶,產業振興底氣足
在位于大灣村新屋組的安徽蝠牌茶葉有限公司,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余靜正在和企業負責人范昌生商量如何進一步發展茶產業。2016年,余靜向總書記保證“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如今,早已摘掉窮帽子的大灣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示范村、明星村,而余靜依然扎根在這里。
大灣村擁有茶園5000多畝,還建起了集茶葉采摘、加工、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茶廠。茶產業已成為支撐該村發展的重要支柱。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新茶上市,為了避免茶農遭受損失,我們請茶廠對茶葉‘應收盡收’。”余靜告訴記者,蝠牌茶葉公司收購了當地茶農近1萬公斤鮮葉。
“感謝大灣村、花石鄉的干部們,多虧了他們四處幫我們推銷,今年茶廠2000多公斤新茶已經售出90%以上,比往年銷售情況都要好。僅余靜書記一個人,就幫我們茶廠賣出價值5萬多元的新茶,還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新客戶。”說起今年收茶賣茶的經歷,范昌生話語中充滿了感激之情。茶廠今年招了26名炒茶工人,這些來自大灣村本地的茶工,一天收入超過200元。
“企業對幫助銷售茶葉的村干部給予‘銷售獎勵’,我們將這些獎勵納入村集體收入。今年,僅銷售茶葉一項就為大灣村集體增加了3萬余元收入。一個春茶季,群眾、企業、村集體三方受益。”余靜說。
范昌生還組織村民采摘夏茶。“原本茶園一年只有一季收益,我們和村里商量,采摘夏茶制作紅茶和黃大茶,進一步增加企業和茶農收入。”范昌生說。
家中迎客,未來發展會更好
下午4點多,位于馬鬃嶺山腳下的鑫杰民宿熱鬧了起來,11間客房全部住滿。
“這幾年,村里的旅游業是越來越紅火了。”鑫杰民宿的老板汪於杰告訴記者,多虧了村干部多次上門鼓勵,2018年,他辦起了民宿,現在每年有15萬元至20萬元純收入。
受疫情影響,今年游客數量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困難是暫時的,盡管游客數量少了,但我們要求所有的民宿服務標準、質量不能下降。同時,我們還邀請了攜程網的專家對村里的民宿經營者進行了集中培訓,讓淡季成為‘充電季’。”余靜說。
在貫穿大灣村的柳林河上,時不時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原來,大灣漂流正在進行最后的試漂,6月1日即將迎來今年第一批游客。
“大灣漂流的下半段已修建完畢,全長達到了10公里。僅漂流一項,就能為大灣村乃至花石鄉帶來110多個就業崗位,群眾月收入達到3000元。大灣村以自然資源入股,每年將有40%的門票收入作為村集體收入。”大灣村黨總支書記何家枝告訴記者。
不僅有大灣漂流,如今的大灣村還先后建成了大別山農俗文化展覽館、“追夢路上的大灣村”展館、大灣慢谷·幸福小鎮等一批旅游項目,成功創建了4A級景區。
“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的美好愿景在大灣村逐漸變成現實。2021年,大灣村接待游客35萬人次,實現收益2000余萬元。
“總書記的考察是大灣村蝶變的開始。大灣村從金寨縣最窮的山村發展起來,去年村集體收入達157.89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5000余元。大灣村也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的稱號。如今,行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我們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奔向美好的未來。”何家枝說。
本報記者 袁 野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王啟榮主持召開市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 05-31
-
3
-
4
-
5宿城設置7個高考考點 05-30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