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動|用心用情暖民心 群眾滿懷新期待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日前,我市全面部署實施“暖民心行動”,聚焦群眾關注度高、反映較為集中的就業促進、老年助餐、安心托幼、放心家政等10項行動,出政策、定舉措、明重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暖民心行動,進一步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市各地群眾滿懷期待。
精準對接群眾實際需求
讓“干的事”精準對接群眾“盼的事”。促進社區居民就近就業、充分就業,是我市就業促進行動提出的一項重要目標。家住埇橋區東關街道馬號社區的居民許天最近一直在為自己的工作煩惱:一邊是母親身患重病需要陪護,另一邊是之前的工作單位太遠無法照顧到家人。
“面對這樣的兩難問題,希望能在家門口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許天說,就業促進行動提出的實施“三公里”就業圈建設,能夠為困難人員、失業人員等特殊群體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他希望,所在社區和相關職能部門能強化政策服務供給,創造更多靈活就業機會,激發勞動者創業活力和創新潛能,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
健康是責任,健身是任務。家住埇橋區三里灣街道南方社區的謝玲,每天傍晚都會招呼三五好友到小區文體廣場鍛煉身體。她認為,隨著文明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社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提升,居民健身有了好去處。但是,小區健身設施偏少、場地偏小、設施老化等問題,越來越難以滿足居民的需求。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對居民小區健身設施的維修、改造和提升,同時開辟更多健身場地,開放附近學校的專業場館,讓群眾不用走太遠就能享受健身福利。
“老有所學”讓退休老人老有所樂。“我和老伴都退休了,對這次暖民心行動中的老有所學行動非常期待。”市民吳先生說,目前,宿城的老年大學一些熱門課程一座難求,迫切需要相關部門推出更多學校和課程。同時,部分老年大學場地和設施滯后,不能滿足銀發族老有所學需求,希望相關部門能合力解決這些問題。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今天燒的菜都合我口味。”6月6日中午,在埇橋區南關街道九中社區養老服務站的老年助餐服務中心,76歲的劉恒英老人對當天的菜品贊不絕口。劉恒英老人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平時家里就她一人,吃飯成了大問題。 自從九中社區老年助餐中心營業以來,劉恒英便成了這里的常客。“助餐中心在家門口,走幾步就到了。每次吃飯刷卡,一次5塊,比自己在家做或到飯店吃實惠多了。這里簡直就是我的第二個‘家’。”劉恒英高興地說。
老年人助餐服務事關千家萬戶,需要匯聚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合力。九中社區老年助餐服務中心主管劉云表示,助餐中心飯菜由中央食堂統一配送,食品安全、服務質量、餐品營養都有保障。據悉,我市按照“中央廚房+社區食堂(助餐點)+配送入戶”的工作思路,通過新建改建一批老年助餐機構(為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堂食、配送餐等服務的機構總稱),引入社會餐飲企業等模式,讓更多老年人樂享美味、安度晚年。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食堂8個,其中宿城老年助餐點有23個。
有效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受到群眾的廣泛關注。“我們小區建得早,配備的停車位很少,1000多戶居民,只有100多個地下停車位,沒地方停車成了居民的生活難題。”家住宿城鴻儒世家小區的居民朱寧告訴記者,由于小區地下停車位太少,地面上又不能停車,大部分居民只能把車停在小區附近路邊的停車位里。
“由于路邊的停車位也不多,所以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車位。要是回來晚了,開車圍著小區轉幾圈都找不到地方停車,最后只能把車停在更遠的地方,非常不方便。”朱寧說,希望我市實施的便民停車行動,能解決小區居民的停車難題,同時建議充分利用小區周邊路面,在不影響車輛正常通行的情況下,增加一些夜間停車位,從晚上6點到次日早晨8點,以此解決小區居民停車“一位難求”的問題。
不斷滿足群眾多元供給
暑期即將到來,家政服務也迎來了旺季。“我們的保姆一到市場上就被搶走了,好的保姆更是‘稀缺資源’。”萬家緣家政服務公司總經理滕靜說,從事家政服務7年,雖然業務越做越大,可她總感覺,家政服務市場一直存在 “僧多粥少”的現象,特別是這幾年越來越明顯。“當前,市民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旺盛,但是家政服務人員的職業水準還需提升。”
如今,家政服務覆蓋范圍很廣,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母嬰護理、清潔清洗、照顧老人,還有水電維修、婚介服務等。滕靜對“大家政”服務概念很贊同。她認為,家政服務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同時也存在管理散亂、違約等現象,使得“服務到家”變成了“麻煩到家”。“雖然是少數人的行為,損害的可是整個行業的聲譽。”滕靜為此建議,盡快出臺可行的規范和標準,督促家政服務從業者不斷加強自律,畢竟誠信經營、優質服務才是家政服務的生存發展之道。
“2022年新增托位數4200個,2023年新增托位數6300個,2024年新增托位數3200個,2025年新增托位數2000個,千人口托位數達到省級要求……看到宿州實施安心托幼行動,我發自內心高興,給政府點贊!”家住宿城新都市華庭小區的黃榮說,她家是雙職工家庭,二寶不到兩歲,還不能上幼兒園,之前全靠父母幫助照看孩子。近段時間以來,老人身體情況不好,行動不方便,因此照顧孩子成為家庭面臨的現實問題。“特別希望小區里能新增普惠式托位,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托育班,方便、實惠又放心!”黃榮表示。
文明菜市行動集中解決菜市場不同程度存在的“臭烘烘、亂糟糟”等突出問題。聽說暖民心行動涉及文明菜市場建設,市民張雪莉十分期待。她希望能持續加大對露天菜市的治理整頓,合理劃分經營區域,嚴查亂搭亂建、占道經營、市場外溢等行為,真正解決經營區域環境較差、管理無序等問題。
本報記者綜合報道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用拼搏奉獻堅守書寫更加閃光的精神篇章 08-22
-
2繼續在平凡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08-17
-
3
-
4
-
5我市16萬余脫貧人口實現就業 08-15
-
6給你一個戶外的“家”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