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弄蓮子
前日去近郊的怡園游玩小住,晨間有老農挑了擔子在兜售新鮮的蓮蓬,露水點綴在蓮蓬上,在晨光的映襯下,分不清哪是露水哪是蓮子。我一下子就被勾了魂兒,買了幾個拿在手里美美地樂。
老農告訴我們,他的蓮蓬是不打農藥的,純綠色。我一聽,更是喜上眉梢,迫不及待地剝開一粒嘗鮮。乳白色的蓮子淡淡的香甜,入口留香,那嫩綠色的蓮子生吃苦澀,放在滾開的水中浸泡后,清澈的水逐漸變成淡綠,再成淺黃。待水安靜下來后再看,杯底沉浸著點點胚芽,忽而念起“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的美妙感覺。
蓮蓬在我眼里,有著詩意與靈氣。金圣嘆用“梨兒腹內酸”絕對“蓮子心中苦”,在欽佩他才華的同時,也知道了美麗白皙的蓮子“心中的苦”,如人,便是“縱有千般苦,又與何人說”的孤獨姿態。癡迷文字,也極愛藝術,書畫中蓮蓬的清雅之姿從來不用過多的筆墨去描繪,黑白水墨中隨意幾筆,便充滿“眼波流轉”的生動氣息。
蓮子那么美,那么白,必定要有一雙“纖纖素手”來剝它才能彰顯詩情畫意。膚如凝脂、柔若無骨,指甲干凈潔白光滑,輕輕拿起,輕輕剝開,放入陶瓷瓦罐中,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銀耳相見。蓮子玲瓏溫潤,靜若處子,銀耳張牙舞爪,動如脫兔,在我“拉郎配”般地將陶瓷瓦罐移入煤火之上后,慢慢地,變得郎情妾意起來,最終水乳交融不離不棄。
盛一碗在小小的白瓷碗中,慢慢地品,軟糯香濃中有種“清正”在里面,沒有刻意的討好,有君子氣,品著品著,心火就退去了。蓮子與銀耳,仿佛才子與佳人,天生絕配?!都t樓夢》中的荷葉蓮蓬湯,復雜的食材掩蓋了蓮蓬的清香之氣,真真不如一碗蓮子銀耳羹讓人心旌神搖,無限流連。
上班的途中有一個曲曲折折的荷塘,四季都以不同的姿態吸引我,它豐盈了我單調的行程,倚著車窗看車外,郁郁蔥蔥的農作物里面,一下子就找準荷塘的方向。晚歸時,夜色籠罩荷塘,好似被霧氣卷住了一般,朦朦朧朧,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微風吹動,姿影婆娑,遠遠地都覺得有暗香浮動。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我去過杭州的曲院風荷,那里的荷花品種繁多,美麗各異。映襯在花中的蓮蓬是一種陪襯,仿佛周遭的熱鬧和擁擠是別人的,和自己無關,那份寂寥,淡淡地不動聲色,恬靜隱忍。
而今人到中年,深深感到蓮蓬就像一個中年人,經歷過盛開的燦爛后,于沉靜中彰顯人生智慧,在低頭沉思的姿態里,品味生命的意義。
□夏學軍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