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巷的美麗蝶變
鋪設一新的水泥路面干凈寬敞,灰黃相間的墻體素雅大方……和一個多月前相比,蕭縣龍城鎮人行巷已鳳凰涅槃般變成一個潔凈衛生、舒適宜人的美麗小巷。
“過去的人行巷路面坑坑洼洼,風起沙土飛揚,雨來積水成災。”說起過去的人行巷,在這里生活了20多年的55歲居民鄭影頗有怨言。
人行巷的美麗蝶變,得益于蕭縣正在開展的“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活動。1個多月前,鄭影和幾位居民聽說縣領導熱線能給老百姓解決煩心事,于是合計著給縣領導打電話反映居住環境臟亂差和積水常年得不到徹底解決的問題。“電話中,縣領導話語親切、平易近人。”說到和縣領導通話的過程,鄭影略顯激動,“縣領導在電話里詳細詢問了俺們巷口的問題成因、目前情況和俺們的訴求,答應盡快幫俺們解決。”
“人行巷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30年間由于周邊路面幾次加高,造成人行巷與周邊路面落差達1米多,導致無論大雨小雨都積水。社區專門在這里設置了抽水機械用于排除積水,但始終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龍城鎮龍山社區第一書記歐海堂介紹。
“沒想到當天下午,這位縣領導就和龍城鎮、龍山社區、住建局的工作人員到人行巷調研,認真查看實際情況,征求居民治理意見,當場研究治理措施,就地制訂治理方案,敲定治理時間期限。”提到縣領導的辦事態度,鄭影和居民們嘖嘖稱贊。
“下水道清理不徹底,部分斷面有碎砂石、磚塊堆積現象。”居民質量監督員鄭忠祥在檢查施工質量時發現了問題,隨即反映到社區。歐海堂聽說情況后,立即帶領質量檢測員趕到現場,跳入下水道,邊查看、邊記錄,1000多米的下水道來回走了兩遍,并叮囑施工單位負責人要將心比心,把工程建設成為示范工程。
“把老百姓的急難愁盼辦好辦實,是我們社區開展‘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活動的落腳點。”歐海堂說,“工程剛一謀劃,社區就按照高標準設計,嚴要求施工。施工中,從落實主體責任的角度出發,結合道路實際,制訂實施方案,成立治理專班,完善招投標手續,明確時間節點,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的辦法。具體到施工的每一個環節,社區專門組織人員跟蹤,認真做好工作日志記錄,嚴格標準要求。同時,邀請人行巷居民為質量監督員,對施工過程全程監督、嚴格把關。”
“蕭縣認真落實省、市安排部署,真正把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辦成‘暖心大事’,把群眾的‘呼聲’‘哭聲’‘抱怨聲’變成‘掌聲’‘笑聲’‘喝彩聲’,不斷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該縣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侯顯華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主持召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08-02
-
2王啟榮在市高新區、埇橋區和宿州經開區調研 08-02
-
3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成績單”公布 08-02
-
4援宿“抗疫衛士”返程 08-01
-
5軍民共繪“同心圓” 雙擁共建譜新篇 08-01
-
6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