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老有所學”為老年生活添彩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如今鎮里辦了老年學校,老孫報了書法班和器樂班,每天按時練練字、吹吹樂器;俺也跟著報了歌舞班,每天跳跳舞、唱唱歌,不僅身體好了,心情舒暢了,還長了見識!老年學校真好!”7月29日,在蕭縣青龍鎮老年學校里,66歲的退休教師陳云俠高興地說。
蕭縣青龍鎮老年學校是今年上半年該鎮根據上級安排,專門下撥5萬元資金對閑置的朱孫莊小學進行改造建成的。該校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近500平方米,建有舞蹈房、教室、書畫室等,還配備室外健身器材。學校開設書畫、舞蹈、太極拳等教學班,是全縣23個鄉鎮中首批建成并正式開課的鎮級老年大學之一。
“自開辦以來,我們學校緊扣老年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及興趣愛好,結合農村實際,除開展健身、娛樂和興趣科目外,適時舉辦種植養殖、醫療保健、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等講座,遇到一些節日期間還有針對性地開展文藝匯演等活動。”該校負責人趙順聯介紹。
青龍鎮老年學校是蕭縣鄉鎮老年學校的一個典型。今年上半年,該縣出臺《老有所學行動實施方案》,積極推進“老有所學”這一普惠面廣、群眾有感的民生實事。該縣立足社會現有各類存量資源,統籌構建老年教育辦學體系,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創新老年教育發展機制,拓展老年教育發展路徑,加大在課程資源、教學資源、師資隊伍、示范學校、老年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建設力度;對改擴建的公辦縣、鄉、村三級老年學校,除按財政供給渠道一次性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3萬元的建設補助外,還鼓勵行業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設立老年教育發展基金,鼓勵增設公益性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實施購買服務,鼓勵其到老年學校任職;同時,對學校按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的標準撥付教育保障經費。
“我們學校將認真落實‘老有所學’暖民心行動部署要求,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聚力擴容增量、提質增效,實施開放型的教學模式,以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學習需求,讓全鎮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趙順聯表示。(張祖北 王浩)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