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動|打造“三公里”就業圈 提升群眾幸福“半徑”
“現在找工作不用東奔西跑了,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大難題,快捷的就職方式真是大大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感。”8月17日,在位于泗縣經濟開發區的安徽海闊農業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內,剛剛通過“三公里”就業圈“快聘”小程序找到工作的段雨婷,提起自己在家鄉的求職經歷,禁不住喜上眉梢,并且打開手機演示起了“快聘”小程序的操作技巧。
“點開小程序,輸入自己的個人信息和求職意向、薪資要求等內容,系統上就會自動匹配出附近的相應職位,看到心儀的崗位,就可以在網上直接溝通啦。”段雨婷說,為了照顧家庭,一直在外地工作的她早就萌生了回家找工作的想法,剛一開始,段雨婷對能否找到離家近工資又滿意的工作還心存擔憂。“現在騎個電動車不到十分鐘就能到公司,每個月5000多元的工資讓自己非常滿意。”
為推動社區居民充分就業,泗縣積極打造“三公里”就業圈,擴大社區就業崗位供給,幫扶社區困難群體就業,努力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打通服務群眾就業的“最后一公里”。泗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周家舟介紹,“三公里”就業圈主要以社區服務為載體,依托“三公里”就業圈“快聘”小程序,以社區三公里范圍內的勞動者、小微企業為重點服務對象,建立“政府主導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線上線下聯動”機制,真正實現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減少失業人數,縮短失業時間的目的。
“‘三公里’就業圈為居民和轄區內小微企業雙方搭建起快速有效對接的橋梁,當好‘紅娘’為求職群眾找到‘好婆家’,我們在宣傳發動上也下足了功夫。”周家舟說。
泗縣通過采用“線上+線下”形式在轄區內有序開展宣傳活動,線上通過微信群、抖音等媒介形式宣傳“三公里”就業圈“快聘”小程序,線下通過街道社區張貼海報、“快聘”二維碼、宣傳彩頁、設立宣傳臺等形式發布招聘信息。和段雨婷一樣,趙獻萍也是“三公里”就業圈的受益者,看到社區發放的宣傳單,趙獻萍通過社區干部的幫助,成功地在蜘蛛人保潔公司找到了工作。“平時在家打掃衛生的技能用在工作上,就能變成工資,這在以前都沒有想過。現在每天可有干勁了。”
在泗縣虹鄉街道的東關社區為民服務中心,“三公里”就業圈業務員朱虹正在電腦前緊張忙碌地工作著。“有的居民不會操作手機或是電腦,我就幫他們把信息錄入進去,幫著他們找工作。”朱虹介紹說,從推行“三公里”就業圈以來,社區已經為三百多名居民發布了就職信息。目前,泗縣已完成建設3個“三公里”就業圈,輻射8個社區的目標任務,發布轄區內崗位4398個,對接轄區內求職者近千人,促成轄區內供需對接400余人次。通訊員 單珊 記者 馬遠征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王啟榮調研符離大道沿線鄉村旅游工作 08-24
-
3市直青少年紅色教育活動走深走實 08-24
-
4王啟榮在埇橋區調研文明城市建設工作 08-24
-
5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8-23
-
6打造現代物流體系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