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電商發展“數字蝶變”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近年來,碭山縣作為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以打造“中國水果電商之都”為目標,依托豐富的果品資源,搶抓“互聯網+”戰略機遇,大力推動果園管理、服務體系、電商品牌、銷售體系等四項“數字化升級”,通過政府積極作為、企業自主轉型、“草根”踴躍創業,探索出一條數字化助力農產品上行的電商發展之路。
果園管理數字化升級。該縣圍繞梨園基礎設施、樹形、土壤改良、病蟲害綠色防控、果園機械應用、果園信息化建設等6個方面,對3000多畝梨園開展現代化改造工作。目前,果園場基地、良梨鎮合作社和園藝場一號梨園等多個生產基地完成智能水肥一體化和防霜凍示范升級工程,果園“天空地”一體化數據信息采集與監測工程開始運行。同時,強化酥梨品種保護,嚴格限制酥梨改種,依托精準物聯感知技術,優化酥梨生長過程管控,研發碭山酥梨生長模型,包括生育期時間節點、作物特點等關鍵信息,以及每個階段相應的農事任務、農事標準規范設定等管理功能,持續提升酥梨品質。
服務體系數字化升級。高標準建設并運營碭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全縣從事電商的創業者提供“保姆式”孵化方案。服務中心占地1.1萬平方米,建有人才培訓中心、孵化運營中心、自動分揀中心、電商人才公寓等。引導企業應用快遞物流大數據系統分析和網絡化智能分倉,完善物流零擔、整車運輸、直達專線等“全鏈條”功能。引入投資1億元,建設全國首例縣級冷鏈運輸項目“申雪冷鏈倉儲物流園”;與阿里巴巴開展碭山生鮮水果供應鏈項目,購進全自動水果分揀設備,日處理量10萬單,實現“鮮果產品無損化”運輸。強化末端網點建設,全縣共建成109個村級綜合服務網點和便民網點,提供包括電商運營、創業孵化、就業培訓、扶貧車間、產業基地、物流配送等多項服務。2021年,全縣快遞業務量3591.18萬件,快遞業務收入1.82億元,同比增長18.6%。
電商品牌數字化升級。選擇碭山水果拳頭產品“碭山梨”和“碭山黃桃”,創塑兩大區域公用品牌,授權全縣優秀水果合作社和電商企業使用,促進公共品牌與企業品牌協同發展。大力實施品牌引領及裂變營銷,注冊“梨源一號”高端碭山酥梨品牌,應用智能分選技術,對農產品重量、外觀、糖度、果核大小進行智能分級,打造高品質碭山酥梨,推動“碭山酥梨”區域公用品牌的保護和利用。目前,全縣“二品一標”產品認證數量達到81個,碭山酥梨、黃桃和油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聚焦長三角等市場,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展覽會10余場次,廣泛宣傳推介碭山酥梨、黃桃、油桃等本土特色水果產品及水果加工制品,打響縣域公共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
銷售體系數字化升級。打造“媒體公眾+產品+電商+農戶”模式,依托梨花節、采梨節等特色節慶活動開展公益直播。千名主播齊聚碭山,現場直播銷售農產品,讓其通過“云端”走向全國。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建設,持續鞏固拓展電子商務成果,大力發展網紅經濟、直播經濟、“云端購”、農旅直播體驗等新興業態,引導電商企業規模化、專業化、集聚化發展,有效推動農產品電商數字化升級。不斷深入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龍頭電商企業深度對接,打造“碭山酥梨”品牌供應基地,探索生鮮農產品電商模式,發展壯大“壹度易購”“壹度拼拼”等本土電商拼團購物平臺,農產品銷售渠道進一步擴大。
據統計,目前,碭山縣擁有電商企業2300余家、網店和微商近6萬家,帶動10多萬人從事電商、物流等相關產業,鮮果和加工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成8個省級農村電商示范鎮、29個省級農村電商示范村、16個省級農村電商示范點,涌現出李娟、繩惠展、武妍彥、段旭旭、王小輝等一批電商帶頭人。2021年,碭山縣全年電商交易額63.96億元,其中農產品上行54.42億元;榮獲“省級農村電商示范縣”稱號。 (李艷龍)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我市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暨穩經濟促發展電視電話會議 09-14
-
3宿州榮獲全省“雙擁模范城”稱號 09-14
-
4宿州好人,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09-13
-
5宿州市公安機關“百日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09-13
-
6秋月梨熟掛枝頭 采摘忙碌迎豐收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