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農人’”】蔬菜大棚綠意濃 產業興旺“錢”景好
這幾天,埇橋區蘆嶺鎮蘆南村鑫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敏的手機響個不停。“放心吧,1000斤茄子和500斤黃瓜都是剛摘的,正在裝箱,今天上午肯定發走。”在電話里,王敏向蔬菜訂貨商承諾著。
記者走進蔬菜種植基地的一間溫室大棚,只見黃瓜秧苗順著吊繩向上攀爬,每顆秧苗下面都掛滿了黃瓜,一根根碧綠色的黃瓜長著嫩刺,頂著黃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水靈。工人們穿梭其間,采摘、裝箱,干勁十足。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2015年,在蘆南村黨支部的引領和鼓勵下,王敏流轉800畝土地成立了鑫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從山東壽光引進土墻體全鋼架日光溫室技術,建設溫室大棚16座,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產業,使蘆南村設施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發展。如今,鑫豐公司大棚蔬菜種植面積200余畝,每畝每年生產蔬菜5萬余斤,每年收入超300萬元。在產生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大棚蔬菜種植產業鏈輻射周邊村鎮,解決農村閑余勞動力近100人次就業,人均年增收近萬元。
不僅如此,王敏還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優勢,增強示范帶動作用,帶領附近愿意搞大棚蔬菜種植的村民共同致富。“原先我也是種植大棚蔬菜,由于使用的是簡易大棚,且種植技術不到位,種出來的蔬菜品相不好、產量不高、效益較低。”蘆南村種植戶汪浩告訴記者,2020年,他來到鑫豐公司學習種植技術,并在基地承包了2個溫室大棚,主要種植茄子、黃瓜、西紅柿、筍瓜等。目前平均每天銷售蔬菜4000余斤,銷售收入達6000多元。
“我們的蔬菜品質好,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明年2月,我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再建2個連體溫室大棚,嘗試種植西瓜、甜瓜、吊瓜等水果,把大棚果蔬種植產業做大做強,爭取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王敏言語間充滿對未來的希望。記者 趙鵬 彭序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夯實“三農”工作“壓艙石”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01-03
-
2
-
3市醫保局:提高服務效能 擦亮暖心品牌 01-03
-
4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12-31
-
5?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 12-31
-
6楊軍參加泗縣代表團審議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