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亮點突出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我市國資國企系統錨定目標、攻堅克難,全面發力、重點突破。市屬企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縱深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我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總體完成率達100%。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更加科學有效。
我市深入推進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所有單獨設立黨組織的市屬企業及重要子企業全部完成“前置事項清單”制定。推動董事會配齊建強和有效運行,應建董事會的34家企業(含各級重要子企業)全部設立董事會并落實董事會職權,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出臺《宿州市市屬企業外部董事選聘和管理暫行辦法》、《宿州市市屬企業董事會工作規則(試行)》等文件,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完成外部董事人才庫設立,向13名外部董事(5名專職外部董事、8名兼職外部董事)頒發聘書,并派駐到市屬企業。全面推行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已建董事會的34家企業全部制定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有效保障經理層行權履職。
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有效提升。
緊緊圍繞打造“一城兩區三基地”戰略部署,大力推進市屬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推動國有企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者、產業體系建設的引領者、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務的保障者。嚴格落實《宿州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等文件規定,充分發揮城市更新、新興產業投資、鄉村振興和信息化產業等4支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及系列子基金作用。同時加強對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監管,堅持專家評審長效機制,提升基金專業化運營水平,強化基金投后風險管理。出臺《關于開展市屬企業新一輪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的實施方案》,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后難、梯次推進”工作思路,分批次分階段穩步推進實施。目前首批次10家市屬企業及相關子企業已基本完成重組整合,市大數據公司、三洲水利公司等近期已完成出資人變更、組織人事關系等劃轉;第二批次10余家市屬企業正在按要求有序推進。
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快形成,國資監管專業優勢充分發揮。
我市加快市屬企業監管“放管服”步伐。全面強化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健全完善“市國資委—集團公司—下屬企業”三個層次的監管體系。建成用好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加強對企業財務、投資、產權等重點業務板塊的實時動態監測,以信息化助力國資監管。嚴格落實《宿州市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21年版)》等規定,結合市屬企業的功能定位、發展情況、行業特點等,分類開展19項授權放權事項,進一步減少對其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干預,同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采取擴大、調整或收回等措施動態調整優化授權放權事項,確保各項授權放權接得住、行得穩。
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健全,企業內在活力進一步激發。
我市按照《市屬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推動“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人事、勞動、分配“三能”市場化經營機制。對納入改革清單的市屬企業及各級子企業全面實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力推進用工市場化,2022年以來市屬企業及各級子企業新進員工,除特招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退役軍人外,其余全部實行公開招聘。建立完善優勝劣汰機制,市屬企業及各級子企業管理人員總數500余人,2022年采取重新競聘上崗等方式激發企業活力,已有308個管理崗位開展競爭上崗,占比約60%;實行末等調整、不勝任退出等人員達13人。全面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常態化實施,已完成駐宿央企、省企及市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5.98萬人。
見習記者 李航 記者 劉文晴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市安委會召開2023年度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 01-10
-
2楊軍赴泗縣開展春節前送溫暖活動 01-10
-
3王啟榮會見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客商 01-10
-
4王啟榮赴蕭縣住村走訪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01-07
-
5楊軍調研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01-05
-
6市政府召開第25次常務會議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