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孫:敢想敢闖 夢想開花
開欄的話:“頭雁”領航群雁隨,同心協力促振興。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和支撐。近年來,在宿州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涌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新農人”。他們帶動農戶共同發展產業,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即日起,本版開設“鄉村振興領頭雁”專欄,介紹新時代農村人才創新創業的先進事跡和經驗,引導廣大農民學習借鑒,激發創業熱情,積極投身鄉村建設。敬請關注。
2月1日上午,泗縣宏源菌菇種植家庭農場的蘑菇種植大棚里,雙孢菇爭先“綻放”,一派喜人的景象。農場創辦于2019年,經營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占地102畝,大棚面積66000平方米,冷庫容量1200立方米,年產量60萬公斤。2020年,農場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2021年,農場負責人孫孫榮獲縣“自主創業帶頭人”稱號,同年被推選為泗縣食用菌產業協會會長。
“在大城市的工地上搬磚提泥兜,騎著電瓶車風雨里送外賣,這些都是我寶貴的經歷!”回顧往年拼搏奮斗的經歷,46歲的孫孫心中涌起諸多感慨,“我從來都不怕失敗,奮斗過也吃過不少苦。幸運的是,我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
選準產業,走食用菌致富之路
20多年前,孫孫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離開故鄉屏山鎮大李村,懷揣著不怕吃苦的勁頭和男兒當自強的信念,幾經輾轉,終于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并有發展前景的產業——食用菌種植。通過考察,他一路南下,到福建省漳州市紅星雙孢菇種植基地,邊打工邊學習技術。經過3年的努力,孫孫從不懂技術的門外漢,成長為能熟練掌握雙孢菇種植、經營、管理、加工等全套技術的行家里手。2018年10月,他自籌資金170余萬元,建起10個大棚,購買相關配套設備種植雙孢菇,2019年獲利40余萬元。
孫孫的夢想就這樣慢慢開出花朵。2019年,孫孫建立泗縣宏源菌菇種植家庭農場,按照“打造示范基地 服務帶動農民”的思路,逐步發展成全縣最大的雙孢菇種植基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782萬元、利潤235萬元。2021年,該農場被評為宿州市示范家庭農場,有力推動全縣的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
巧借外力,走快速發展之路
借得東風好揚帆。在泗縣農業農村局和屏山鎮的共同努力和幫助下,通過政策幫扶、資金獎補及自籌資金等,孫孫總結成功經驗,又擴建種植大棚30個,完善冷庫、加工廠房等配套設施。土地由原來的30畝增加到現在的102畝。
“泗縣水質堿性大,凈水機需要一天換一次膜,費時費力。鎮領導在走訪了解情況后,第三天就為基地配置過濾器,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孫孫滿懷感激地說。
突出科技,走綠色生態之路
宏源菌菇種植家庭農場現有溫室大棚8萬平方米,生產采用互聯網農業大數據技術、智能溫室控制系統、水肥一體化、自動噴淋系統、自動外遮陽系統、自動降溫系統等。有了高科技的支持,溫棚里的蘑菇隨時得到保護,長勢喜人。
近年來,泗縣出臺一系列措施,鼓勵發展鄉村經濟,加快實施“百果園、花世界、綠泗州”工程,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依托政府的藍圖規劃,宏源菌菇種植家庭農場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生產的菌菇產品銷售至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利用秸稈達720噸,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示范帶動,走共同富裕之路
由家庭農場建立標準化蘑菇種植示范基地,組建技術服務隊,帶動農戶就業;農戶以自己的蘑菇大棚開展聯合經營,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物資、統一品牌包裝、統一銷售;與家庭農場簽訂合作種植協議,由家庭農場幫助其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提供標準管理服務……“現在的農業,早已不再是單打獨斗靠天吃飯。家庭農場采用多種經營方式,帶動群眾共同致富。”孫孫介紹。
為更好地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孫孫積極實施專業、產業、創業、就業“四業”聯動,通過扶持、支持一些懂農業、懂技術、懂市場,愛農業、愛農民的能人大戶先期發展食用菌產業,示范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創業。“三四月份,我們要出去考察,通過引進最新的種植技術,促進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敢想敢闖的孫孫,用奮斗讓夢想開花。 記者 關小宇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鄉村振興有歸“宿” 九州通衢展新景 02-06
-
2
-
3宿馬園區:重點項目擊鼓奮進 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01-31
-
4新 春 賀 詞 01-21
-
5楊軍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一線干部職工 01-21
-
6王啟榮許廣斌看望慰問在崗干部職工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