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出人間煙火氣
我在茶香中長大的,可以說是茶香浸潤了我整個童年。但我不太喜歡茶,因為我不懂茶。小時候,看到父輩們一口口品茗歲月時,我常常想倒不如來瓢井水喝得痛快!
幫父母煮茶,成了小時候最普通的家務活。一把鐵茶壺,續上水后抓把綠茶放進去,然后放在柴火爐子上。不需要多大的火,要不了多久鐵壺就“吱吱”地往外吐著白氣,壺里“咕咕”直響時,茶就煮好了。父母一杯接一杯地喝,喝得有滋有味。如果家里來客人了,得煮好幾壺呢。那茶顏色青綠,香氣撲鼻,但喝起來似乎總有點苦澀,遠沒有汽水甘甜。因此長那么大,我還是不習慣喝茶。
到外地求學后,母親在我的行囊里裝了一包綠茶,說想家了就煮茶喝。當時也沒在意,心想大城市里誰還稀罕這個,那包綠茶在我的包里放了一個多月,后來班上組織野炊,我順手就把綠茶帶上了。大家吃完飯后,我則用鐵鍋煮起綠茶來。沒想到,同學們紛紛說我煮的茶好喝,口味純正,非常解渴。我趁機講起老家的綠茶來,說起來頭頭是道,其實我并不懂茶。那一刻,我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為了不讓自己露餡,開始喝起綠茶來。這一喝不要緊,慢慢地就喜歡上煮茶。每逢周末,我就和同學們在寢室里煮茶喝,一邊喝茶一邊讀書,茶香浸潤著書香,品茶論道,其樂融融。偶有隔壁同學來串門,其實是來蹭茶的,我們毫不介意,以茶會友,不斷收獲濃濃的友誼。
參加工作后,我幾乎每天都要煮茶喝。老家的綠茶,城市里的自來水,一個古老,一個現代,在精致的茶壺里慢慢融合,化成滋潤口舌的瓊漿。父母知道我愛茶,每年谷雨前后,總要托人捎來幾包綠茶,有時甚至是野茶。我常常在飯后放下碗筷洗凈手,慢慢煮壺綠茶,我喜歡讓茶香彌漫在家里,然后小口小口品著,滿口都是“家”的味道。
有車后,鄉村公路修到家門口,我們經常回老家看看。妻子幫母親做飯洗衣服,孩子在茶園里游玩,我則喜歡陪父親喝茶。銅茶壺很精致,放在沼氣灶上慢慢煮著,反正沼氣有的是。茶葉在茶壺里漸漸舒展開來,隨著沸騰的水上下浮沉,釋放著春天的氣息。一壺好茶慢慢煮好后,我和父親慢慢品著,說些往事,真有點“壺里乾坤大,杯中歲月長”的味道。
煮茶,是我打開生活的一種方式,平淡的日子被煮得芳香四溢。一把茶壺,煮出人間煙火氣。
趙自力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