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宿州在行動】優化“軟環境” 念好“一字訣”
“所有申報流程一次性告知企業”“從開始的只讓企業跑一次,到現在我們讓企業一趟也不用跑”“所有的資料都是一次提交”……現在,說到營商環境時,“一”字成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經開中心的工作人員和企業交流的高頻字眼。
而這眾多“一”字背后正是我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繡花功夫”,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經開中心做優營商“軟環境”,增強企業發展“硬實力”的生動實踐。
緊盯需求 服務高效
“從去年3月報批,到去年6月拿到國有土地不動產權證,再到8月有了施工許可證,能開工建設。讓我們真正體驗了一把‘宿州速度’。”日前,宿州晟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穎對宿州經開區的營商環境贊不絕口。
從項目入園簽訂協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經開中心就緊盯企業需求。“土地報批供應是系統復雜的過程,材料比較多,涉及審核部門多,專業和政策要求嚴,我們早謀劃、早介入、早開展,主動服務,實施‘馬上辦’‘即時辦’和‘一次性告知’責任制,為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提供堅實的要素保障。”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經開中心土地業務負責人賀凱介紹,中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每個環節都做到了及時掌握時間節點,確保在最短時間完成土地報批和供應工作。
量身定制 服務貼心
如果說,企業發展的需求是當地部門服務的指南,那么企業面臨的問題就是部門要攻克的難關。
去年1月,該中心接到百麗鞋業(宿州)有限公司關于利用企業閑置及存量廠房設立技工學校的申請。“企業想將廠房改成校園,是為給集團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儲備人才。可是,這事之前沒有先例,我們也沒有找到能支撐的政策文件。”賀凱回憶道,中心接到企業的這個訴求時第一反應是去嘗試。“我們就想著,再往前蹚一蹚,探索出一條存量工業土地備案新路徑。”
該中心馬上與市局及省廳對接,說情況、聊問題、提訴求、找文件、尋根據,逐條逐句查找最新用地政策,終于尋找到相應的法律依據,并立刻著手辦理。
“享受到這項服務的,我們企業是第一家!”宿州百麗公司副總經理于雷表示,“設立技術學校,培養智能制造人才,是我們企業由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的至關重要一環。短短兩周的時間就辦好了備案手續,一下就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
精準施策 服務全面
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經開中心堅持從座談中找,從走訪中找,從企業發展中找。
該中心建立重點項目座談會制度,每周召開項目對接會,全面有效掌握項目的進展情況。定期邀請園區內的企業代表開展座談,大家一起說困難、想對策、聊發展。同時,深入各重點項目現場,及時了解企業訴求,幫助企業解疑答惑,實行一企一策,著力解決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涉及的自然資源和規劃方面難題。積極推行貼心幫辦、全程代辦、延時服務、上門服務等便民舉措,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以企業和群眾滿意為目標,以便民利民為落腳點,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當好為企服務的“店小二”。 記者 劉文晴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我市舉行向彭雪楓將軍塑像敬獻花籃儀式 04-06
-
2
-
3
-
4全市宣傳部長會議召開 03-31
-
5三十六年求一粒 03-31
-
6全市十大重點產業工作推進調度會召開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