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嬌和她的葡萄種植基地
“棚內溫度過高,請及時通風降溫!”4月10日上午,隨著“滴”的一聲,一條預警信息發到朱曉嬌的手機上,她馬上安排工人給大棚通風降溫。
朱曉嬌,蕭縣農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自從自家的葡萄種植基地使用了現代化物聯網監控系統,朱曉嬌出差在外也能隨時掌握葡萄的生長狀況。“土壤濕度、棚內溫度,自動化分析數據直接傳到我的手機上,不僅更高效,還更準確!”朱曉嬌打開手機,對著屏幕輕點幾下,向記者示范。
朱曉嬌的葡萄種植基地,坐落于蕭縣王寨鎮吳河涯村,是一家集葡萄育苗、種植、觀光采摘、農產品銷售、勞動教育于一體的基地,總投資1500萬元,種植葡萄300多畝;現主要設施有高溫大棚88座、恒溫玻璃大棚2座、避雨大棚200座,以及水肥一體化系統、氣象站、全程監控溯源系統等科技設施,種植的農副產品已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基地以科技農業為基礎,為農戶提供葡萄技術推廣和技術服務、苗木培育、專業勞務輸出、葡萄園托管服務、數字化智慧農業技術培訓與推廣、銷售渠道共享、葡萄園建設方案等優質服務,形成了以葡萄產業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公司+農戶+合作社+村集體”為經營模式的一站式服務體系,基地年銷售收入450余萬元,直接帶動120人就業。
近三年來,基地不僅為村集體增收貢獻科技力量,還為周邊8家葡萄種植基地、30家農戶、2個村集體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被授予安徽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省級科技示范站”“市級物聯網智慧農業示范點”“市級水果標準園”“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綠色食品種植基地”等榮譽稱號。
“一人富不如全村富。能讓俺們村大伙的口袋鼓起來,大家開心,我心里也暖暖的。”朱曉嬌笑著對記者說。 記者 邵子育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調研包保重大項目走訪聯系黨支部 04-15
-
2宿州再發擁軍優屬“大禮包” 04-15
-
318億元財政銜接資金賦能鄉村振興 04-15
-
4楊軍在經開區走訪調研聯系服務企業和重點項目 04-13
-
5楊軍接待來訪群眾 04-13
-
6張發明一行來宿考察 王啟榮會見 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