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橋區破解發展難題壯大民營經濟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埇橋區以發展民營經濟為抓手,多措并舉,增強民營企業對政策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促進經濟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截至2022年底,全區共有私營企業4.6萬余家,萬人擁有私營企業262家;個體工商戶12.4萬余戶,萬人擁有個體工商戶704戶,比往年增幅明顯。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營商環境是生產力和競爭力,哪里營商環境好,資金就往哪里流、項目就在哪里建、人才就往哪里走。埇橋區結合工業經濟發展實際,圍繞市場開拓、科技創新、金融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精準提供政策支持,做大做強實體經濟。針對企業反饋的問題,堅持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堅持以服務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優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企業和群眾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持續深化“一改兩為”,落實為企服務常態化。落實常態化包保機制,各鎮街、園區和區直單位明確包保責任人,與企業建立經常性聯系,“一對一”服務幫扶,定期走訪,核準核實信息,了解生產經營狀況,宣傳解讀支持政策,傾聽企業意見建議,實時收集企業項目訴求,幫助解決融資、用工等生產發展要素問題。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樹立重商、親商、愛商、護商意識。堅持把企業當自己人,把企業的事當自己的事,加強政企對接,積極搭建平臺,組織開展企業家接待日、政企座談會、政銀企對接會、要素對接會等活動,常態助企紓困解難。暢通拓展政商溝通渠道,保持良性溝通,建立園區企業家座談會工作機制,區政府負責同志定期入園進企,面對面傾聽企業意見建議,持續解決企業群眾“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讓企業感受到問題有人管、意見有人聽、利益有人護,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民營經濟發展良好氛圍。
強化政策支持,助企增動能。持續貫徹落實外貿發展政策,加快資金初審及兌現時效,幫助企業用好用足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瞄準企業發展所需,圍繞減稅降費、用電用氣、融資支持、穩崗擴崗等方面,出臺系列“保”市場主體的政策舉措,持續抓好政策宣傳落實,幫助企業降本增效、降壓減負。不斷完善惠企政策兌付事前精準推送機制,拿出讓民營企業家“可感受”的財政政策干貨,推進實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實時兌現,確保政策紅利精準惠及各類市場主體,讓企業感受到政府的“溫度”和政策的“厚度”。推行“綜合查一次”改革,在安全、環保、質檢等方面減少隨意檢查、多頭檢查,做到無事不擾,推動執法方式由“剛性管制”向“剛柔并濟”轉變,讓執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在招商引資、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方面,堅持低門檻入駐、輕資產發展,讓企業有更多流動資金搞發展。
加強金融服務,緩解融資難題。細化工作舉措,引導開展金融產品創新。一方面鼓勵金融機構細化評價指標,從多渠道、多角度對不同企業進行全方位支持,按照充分把握“五個一”(圍繞一個目標、搭建一個平臺、形成一個機制、創新一批產品、出臺一套政策)原則,建立政銀企常態化對接工作機制,按企業類型摸排融資需求,推薦給不同的金融機構;另一方面,組織金融機構和擔保公司深入各園區、各企業,實地查看企業經營情況,了解資金需求,研究制訂“園區貸”等一系列金融產品,為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融資新渠道。推動金融資本投入中小微企業,逐步構建完善中小型民營企業投資增信的支持系統和政策落實機制。(李巖 王躍)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為了老兵的心愿 04-27
-
2楊軍暗訪督導安全生產工作 04-21
-
3王啟榮實地調研小麥赤霉病防治、特色農業等工作 04-21
-
4黨員干部要修好調查研究這一基本功 04-21
-
5碭山縣舉行生命健康產業招商推介座談會 04-20
-
6楊軍調研小麥赤霉病防治和農村凈水攻堅工作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