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加速跑”
“充電站布局合理,充電方便快捷,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車無后顧之憂。”日前,在宿城城南公園充電站,市民從振一邊掃碼為自己的愛車充電,一邊夸贊。
當天早晨7點,從振接到公司任務,要去人民南路送發文件。臨行前,他發現汽車電量不足,立即打開特來電APP搜尋距離人民南路最近的充電站,并導航直接到達。“我付了20元預計1小時可以充滿,剛好利用這個時間去附近辦公,真是停車、充電兩不誤。”從振說。
據了解,2022年9月,宿州交旅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開始承擔我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投資建設和運營任務,實行市場化經營模式。截至2023年5月底,該公司在全市已建設運營充電場站共67座、充電終端共635個。其中,主城區52座、522個,蕭縣5座、45個,碭山縣5座、28個,靈璧縣3座、20個,泗縣2座、20個。“充電基礎設施的部署對于推進汽車電動化至關重要。目前,主城區已建成5公里充電半徑圈,縣級市場正在進行骨干充電網絡布局并逐步延伸到鄉鎮。”宿州交旅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宿城淮海南路光華園停車場電動汽車充電站(資料圖片)。 記者 蘇洋 攝
關鍵詞:充電價格
實行分時電價,收費略有差異
新汴河景區游客服務中心16個端口、新汴河生態停車場20個端口、宿州美術館6個端口……在宿州市城區地圖上,密密麻麻標注著充電站分布點。
記者來到銀河廣場充電站,12個圓柱形充電端口依次排列,停車位上幾乎爆滿。“汽車電量還剩40%的時候我就趕緊充電,以保證車輛正常運行。對于電價,我暫時沒搞明白,有時高有時低。”宿城網約車駕駛員李先生說。“我一般都是晚上在小區充電,今天臨時缺電來補充一下,感覺價格比夜間稍貴些。”市民黃先生說。
“新能源汽車充電費用由電費和服務費兩部分組成,電費實行國家電網每月公布的分時價格,分為峰、平、谷時段。”宿州交旅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夜間谷時電價為0.3元/千瓦時,平時為0.7元/千瓦時,峰時為1.2元/千瓦時,價格每月調動,7月、8月另計季節電價和應急電價,具體時段劃分和價格根據國家電網官網公布的內容執行。服務費則根據活動力度不同定價在0.45元-0.6元/千瓦時。
以銀河廣場充電站服務費活動價0.45元/千瓦時為例,充電費用價格為:谷時電費0.3+0.45=0.75元/千瓦時;平時電費0.7+0.45=1.15元/千瓦時;峰時電費1.2+0.45=1.65元/千瓦時。“因此,我們建議車主盡量選擇夜間錯峰充電,價格要優惠得多。”該工作人員說。
目前,全市所有建設場站均已接入宿州市充電監管運營平臺,宿州交旅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自營充電量由去年月平均5.9萬度提升至35.4萬度,預計2023年將實現自營年充電500萬度。
關鍵詞:充電速度
快、慢充電站,適用不同場景
“小區里的汽車充電樁晚上‘生意’紅火,一般都是慢充,雖然電價穩定,但充電用時較長。”家住宿城紡織路小區的黃女士說,她的新能源汽車裝配了60度電容量的電池,使用快充大概四五十分鐘能充滿電,使用慢充則需要七八個小時。“一般急需用車時,我都會選擇公共快充補電。”
“我的車只能使用慢充,一般都是晚上下班時直接把車開進停車場充電,第二天早晨電量就滿了。”居民劉女士說。
據了解,我市大部分新能源車輛使用直流快充站補能充電,新建公共快速充電站充電功率可達120千瓦時,適用及時快速補能離場的充電場景;慢充樁充電功率在3.5-7千瓦時,適用長時間停車充電場景。
關鍵詞:規劃發展
加快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能力
隨著市民綠色低碳環保出行理念的提升,新能源汽車擁有量不斷增加。據統計,2022年,我市新能源汽車新增9153輛,累計保有量23600輛。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車1625輛。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市民對充電基礎設施的數量及充電速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場所大多為住宅和工作場地,而途中可快速補給電力的充電設施尚不完善。要解決里程焦慮問題,使電動汽車像傳統的燃油車一樣快速便捷補能,就要加快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宿州交旅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了解到,我市正在推進“光儲充放”示范站項目建設,全省首座“光儲充放”充電站——新汴河景區充電站正在建設中,預計6月底完工;布局建設碭山縣、靈璧縣公共停車場充電基礎設施;推進充電平臺與城投停車平臺技術融合,實現“停車+充電”一張網線上運營;跟進埇橋區城鄉一體化項目,在鄉鎮打造“停車+充電+生態”一體綜合停泊場,對停泊場進行區域復用,滿足公交充電和周邊市民的充電需求。
在下一步規劃中,我市還將圍繞全市新能源汽車熱點數據,完善城市公共快充網、公交充電網、物流充電網、園區小區駐地充電網建設,實現3-5公里充電服務半徑圈;場站逐漸切入車輛后市場服務,配備洗車、維保等增值業務,提升綜合收益;與公交、汽運部門合作,在鄉鎮首末站打造集停車、充電、公交物流、車輛后市場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站,提供新能源汽車下鄉展銷、物流集散中心等多元化服務。
另外,在原有充電平臺的基礎上,計劃打造集公共出行、旅游管理、能源管理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綜合服務平臺,為城鄉居民、外地游客、商務群體等提供出行和商旅服務,實現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的便捷流通,通過一個APP實現“吃喝玩樂購”等消費需求。記者 趙靜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