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勞模 一面旗幟
為進一步發揮全縣各級勞模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按照省市總工會要求,泗縣總工會積極行動,廣泛動員勞動模范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通過技術服務、就業支持、產業帶動等形式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全縣共有153名勞模,其中:國家級勞模2名,省級勞模42名,市級勞模54名,縣級勞模55名。
強化勞模選樹培養 激活鄉村振興人才“新引擎”
羊兒跑得快,要靠頭羊帶。近年來,泗縣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面向普通勞動者推薦勞模,鼓勵勞模參選村(社區)基層干部,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用勞模的鮮活事跡感染大家,引領大家。
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謝雙磊毅然選擇返回家鄉,投身到家鄉發展事業中去。作為一名年輕的優秀黨員,經縣委組織部考核選拔,掛任泗縣大季村黨總支副書記。泗縣供電公司省勞模陳石科, 2023年6月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他積極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實現從勞模“1人創新”到職工“1+N成長”,通過“名師帶徒”、專利申報、成果轉化等農村電力實用技術創新活動,促進農村電力安全運行,為鄉村振興提供電力保障。
強化勞模送技上門 打造群眾增收致富“金鑰匙”
勞動模范是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都有著一技之長,從事的工作也和鄉村振興息息相關,他們通過免費培訓、技術指導帶動農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譜寫了勞模用技術助力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
宿州市勞動模范王瓊的安徽省泗縣碧云天農業循環經濟專業合作社,自2019年創辦以來,緊緊圍繞科技興農、產業致富、生態文明的發展目標,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由合作社建立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組建技術服務隊伍,建立優質果樹苗技術服務團隊和銷售團隊,開展多元化經營。目前,該合作社為社會提供了42個就業崗位, 65戶臨時就業勞動崗位,解決了基地附近7戶脫貧戶就業。他們在基地學到了果樹種植先進技術,還帶動了基地周邊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強化勞模產業幫扶 錘煉鄉村振興“尖子兵”
組織勞模隊伍中的產業帶頭人、技術能手成立志愿幫扶服務隊,采取“一對一”幫扶、團隊扶持等模式,通過深入農村有針對性的舉辦鄉村振興政策解讀、知識講座、法律咨詢、科技推廣、創業引領等服務活動,培育一批有一技之長、帶動能力強的“鄉村工匠”,幫助返鄉農民工及當地群眾謀劃創業項目,驅動創業致富。
安徽小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坐落于泗縣大路口山芋產業園,總經理劉濤是省勞動模范。現有員工3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4人。經營范圍包括農作物、花卉脫毒、組培,良種繁育,有機農作物及牧草種植、銷售及應用技術推廣等。公司以“組織生產、技術指導、購銷服務”為宗旨,通過系列化服務,將公司與農戶利益緊密聯系,探索出一條“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之路。通過示范、宣傳帶動,周邊農戶山芋畝均比普通農戶增收860余元,現在平均畝產量達3000公斤,戶均增收5160元。
強化勞模精神引領 為社會文明新風尚“添磚瓦”
規范勞模評選表彰,推動建立勞模評選機制。通過召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進一步唱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強音。創新勞模評選渠道,借助網絡平臺公布候選人的先進事跡,構建全民參與的評價體系。強化勞模宣傳,秉承講好勞模故事,深入挖掘本地勞模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蘊含的崇高精神,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和新媒介,集中宣傳推介在助力鄉村振興中表現突出的一線勞模,增強勞模典型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帶動各行各業人才多向發力,協同推進勞模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馬遠征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