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養羊經” 拓寬致富路
日前,記者來到埇橋區符離鎮榮興養殖家庭農場。羊圈搭在半米高的臺子上,小羊看到有陌生人的出現,來回走動,400多只湖羊發出“咩咩咩”的叫聲……
“把羊圈搭高可以防止一些疫病,不接觸地面,羊舍能保持干燥,方便及時對糞便進行清除,更干凈、衛生。”農場主蔡建利說,“當時決定養湖羊也是看中它養殖周期短,6個月就能出欄,出肉率高,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母羊可以做種羊,公羊出售屠宰,能夠很快見到收益。”
據介紹,湖羊是一種適應性強、繁殖力強的山地草食性動物,除了肉食,湖羊的毛皮和羊絨在紡織行業有著廣泛的用途,可以制作成高檔服飾和家居用品。這為當地養殖戶提供了更多的獲利機會,并且促進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工人韓廣勇準備給湖羊喂食。他拿起一把青貯玉米稈放進機器,不一會兒,一堆秸稈碎飼料便制作完成。“我們喂養都是用的青貯玉米,650元到680元一噸,飼料喂得好,羊才長得更好。”韓廣勇一邊給羊添加飼料一邊樂呵呵地說。
蔡建利看著一只只飽餐的小羊,疼惜地摸了摸羊頭,自豪地說:“養殖湖羊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我去外地學了養殖技術,區畜牧局技術員也經常來指導。雖然我們農場不大,經常改進技術,一年也能出欄200多頭,大約可以賺30萬元。其他村民愿意養殖的,可以購買我們的小羊羔,寄養在農場,這樣也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改善生活條件。”
湖羊養殖產業不僅帶動了村民致富,還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一些成功的養殖戶成立了合作社或企業,形成規模化經營,并吸納更多的村民參與其中。“符離鎮將繼續做好養殖戶的服務工作,提供技術指導,疫病防控等。積極引導養殖戶適度規模化經營、優化管理、開拓市場,補齊湖羊養殖產業鏈,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記者 趙鵬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