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動|?點綴留守兒童七彩童年
“我們都見過煙花,非常好看,對不對?”“來,看老師,像這樣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畫曲線,是不是就組成了一朵美麗的煙花?”近日,靈璧縣大廟鎮團委“心靈喚醒”活動室內,10余名留守兒童在志愿者教師精心指導下,紛紛拿起油畫棒和水粉筆,創作屬于自己的絢爛煙花。
創作過程充滿了歡樂與暢想,孩子們充分開動腦筋,一邊聚精會神地聽,一邊專心致志地畫,并不時與老師互動交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創作,一幅幅五顏六色、奇思妙想的作品新鮮“出爐”。“老師,快看,我畫的煙花好看吧?”“這位小朋友畫得真棒。”“我要把這幅畫帶回家,掛在房間里,陪伴我學習。”完成繪畫后,小朋友們紛紛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天真活潑的笑聲充盈著整間教室。
“這是我過得最開心、最充實的暑假。”今年9歲的趙沐萱表示,“不僅認識了許多新朋友,還跟著老師們學到了許多知識。”
現場除了授課老師,還有一個穿著紅馬甲的身影,忙前忙后地拍攝照片、維持秩序、收拾“殘局”等,他就是該鎮團委書記朱運運。“今天這堂課是我們關愛留守兒童“心靈喚醒”志愿服務項目的暑期第六課《綻放的煙花》。”他說,這個項目共吸納志愿者35人,主要有政府工作人員、鄉村團支部書記、教師等,大家輪流組織活動,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溫馨、快樂的成長環境。
活動的開展緣由要追溯到去年年底,當時朱運運在大廟鎮王海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發現許多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著長大,不夠活潑,害怕與人接觸。看著孩子們小大人似的模樣,朱運運有些心疼:“童年應該有‘童’樣、有童真、有童趣,我必須要做點什么,讓這些孩子們活潑些、快樂些。”
哪些留守兒童需要得到照顧,志愿者去哪找,安全問題怎么保障?……雖然重重困難,但朱運運沒有退縮,他細致排查留守兒童實際情況,以培訓機構為活動陣地,制作志愿服務項目方案,并得到團縣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自今年2月份開始,大廟鎮關愛留守兒童“心靈喚醒”志愿服務項目正式啟動,累計開展心理輔導、手工制作、科普知識宣傳等各類活動16期,先后陪伴80余名留守兒童。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整合更多優質資源,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讓留守兒童的童年更加豐富多彩。”朱運運表示。 記者 沈前程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