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四輪驅動”聚磁場 不拘一格降人才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近年來,蕭縣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興縣之基、發展之源,通過實行政策引領、優化環境、創新機制、強化培訓等措施,打造“四輪驅動”聚力人才發展的“強磁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撐。
政策引領,打造人才發展新引擎。該縣推出《關于深入實施“蕭納百川·聚英才”行動 加快建設人才強縣若干舉措》,以“六聚焦、六推進”為主線,打造立體多面、上下聯動的人才政策體系,搭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引才、育才、留才政策框架。印發《蕭縣工業園區人才引育和吸納就業獎勵辦法》等相關政策文件,對各類技能人才、高校畢業生到園區企業就業、自主創業,按技能等級或學歷分別給予獎勵。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激勵機制,落實人才專編,全面實施“引、育、留、用”人才發展主戰略,2023年預算人才經費3000萬元,落實企業各類人才團隊獎補、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工作生活補貼200余萬元。
優化環境,營造人才發展良好氛圍。堅持不拘一格用才,推動人才政策先行先試、人才計劃優化整合,加強產學研合作,充分為人才松綁,讓人才迸發活力。全面優化服務留才,圍繞“人才鏈”構建“服務鏈”,打造拴心留人的好環境,真正讓人才在蕭縣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健全完善縣級領導聯系服務優秀人才機制,縣黨政領導主動與優秀人才“結親戚”,解決其落戶居住、就醫保障、子女入學、家屬工作安排等問題,提升人才幸福感;組織召開優秀企業家工作座談會,100余名蕭籍企業家齊聚一堂,話鄉情、談感受、提建議、謀未來。
創新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蕭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和皖北振興戰略機遇,加大與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加強創新平臺建設,以人才平臺的能級提升人才集聚的量級,加快構建集科技研發、技術熟化、產業孵化、企業對接、成果落地于一體的完整機制。牢固樹立科技創新“栽樹工程”理念,聚焦重點、攻堅突破,全力打造人才工作新業態,圍繞產業“靶向”發力,抓好“高精尖缺”人才引進,構筑人才“強磁場”,將開發區、張江高科、循環園打造成產業協同發展熱地、科技成果轉化沃地、創新發展高地,形成以高層次人才引領轉型發展的良好態勢,切實增強創新創業動能,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培訓,提升人才素質和能力。人才工作,基礎在培養,難點也在培養。探索“校企合作”研發人才培育新途徑,聚焦院校主引擎,打造產學研合作平臺,落地中科大先研院——蕭縣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引進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團隊1個,先后與安徽科技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安慶師范大學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促進科技成果在蕭孵化轉化。按照“一人一檔”要求,對接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科技學院、省農科院等高校、院所聯合搭建人才培育平臺,采取“線上+線下、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育方式,著力培養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農村致富帶頭人和鄉村治理能人。(張宇)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