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里加工忙 振興路上米飄香
日前,記者走進埇橋區夾溝鎮鎮頭村米香古村種植專業合作社車間,只見自動化的稻米加工生產線正在作業:脫殼、碾壓、拋光、選米……一粒粒稻谷“轉眼”變成潔白如玉的大米,散發出陣陣米香。
“這是我們今年剛引進的自動化大米加工生產線,只需一個人操作就行,基本上實現了全程自動化,一個小時可生產加工3000斤成品米,省時、省力又高效。”鎮頭村黨總支副書記吳則紅告訴記者,這兩周是最忙碌的時候,機器每天“加班加點”,爭取早日將香稻米送上市民的餐桌。
“香稻米是我們村地理標志性產品,素有‘一家煮飯十家香,十家煮飯香滿莊’的美譽,被列為安徽名優特產。”鎮頭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笪應菊介紹,為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鎮頭村因地制宜,找準特色產業,以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為抓手,流轉了200余畝連片土地發展香稻米種植,成立米香古村種植專業合作社。同時,注冊了“福龍貢米”商標,申報了“綠色農產品”標志,打造香稻米特色產業品牌,讓香稻米種植更加規模化、規范化。
為保障香稻米的品質,在種植過程中,鎮頭村邀請水稻專家現場指導,雇傭村內種植能手科學細化田間管理,并購置農業保險,為香稻米種植“保駕護航”。“我們的稻米都是‘喝’泉水長大的,營養豐富、籽粒飽滿、口感香糯,深受消費者喜愛。去年,香稻米每畝產量超600斤,每畝純收益達4000元。”笪應菊說。
品質好,銷路暢。“我們的大米質量好、不愁賣,都是采用訂單模式銷售,點對點配送到客戶手中。”笪應菊告訴記者,鎮頭村還與市農業銀行進行“銀村”共建,搭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2022年,僅香稻米這一特色產業就為村集體經濟增收了56萬元。
“今年,我們又升級了產品包裝,在包裝袋上安裝了一個‘瓶口’。擰開瓶口,大米可以輕松倒出來;擰上瓶口,又能起到密封防蟲的作用。”笪應菊表示,鎮頭村將不斷提升精加工工藝,全力打造優質大米品牌,讓“福龍貢米”香飄萬家。記者 彭序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一季度宿州市經濟運行基本穩定 05-07
-
2這個“五一” 宿州“燃”動出“圈” 05-06
-
32025年二季度促消費活動啟動 05-01
-
4市委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會議 05-01
-
5楊軍暗訪安全生產工作 05-01
-
6全市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