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色養殖業 蹚出鄉村振興路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碭山縣玄廟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這一主線,按照“特色產業創品牌”的發展思路,積極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統籌推進鎮域特色養殖業發展,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走進玄廟鎮馬良村旭龍家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排排標準化房舍映入眼簾,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正在食槽前進食,“哞哞”聲此起彼伏,工人們忙著清理牛舍,添加草料。合作社負責人文燕介紹:“我這養殖場存欄200多頭牛,都是肉牛,選取的品種肉質好、生長快,主要銷往周邊縣城。”
文燕是村里有名的養牛能手,在鎮村的支持下,2014年成立了合作社,此后通過不斷學習與摸索,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該合作社每年可出欄肉牛400余頭,產出牛肉近20萬斤,效益十分可觀。致富不忘鄉鄰。文燕經營的合作社通過聘請農戶清掃牛舍、喂牛,帶動30余人就業,增加了農戶收入。此外,從牛舍清理出的生牛糞經發酵腐熟后作為有機肥用于農田施肥,實現了廢棄物合理轉化,也探索出了一條“牛+肥+作物”的生態發展新路子。
在玄廟鎮,肉牛養殖風生水起,奶牛養殖也發展紅火。綠之健家庭農場現存欄200多頭奶牛,目前產奶有近80頭,每天產奶量4000余斤,年收入近500萬元。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重點。玄廟鎮堅持把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前提和突破口,結合當地人才資源,充分利用產業扶持政策,把養殖產業打造成實打實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富民產業。該鎮黨委委員邵艷茹表示,下一步,玄廟鎮計劃投資200萬元,擴大養殖規模,新建標準化鋼結構牛舍。項目投資建成后,預計年銷售收入達到1500萬元,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11萬余元。同時,繼續發揮科技特派員作用,為養殖戶指導養殖專業技術,以黨建引領合作社模式,把養殖產業打造成玄廟鎮的特色產業,通過產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
陳翔宇 許棟溢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