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盡所能興產業 拓寬鄉村振興路
冬日的皖北大地寒氣逼人,但在靈璧縣楊疃鎮食用菌產業園里卻暖意融融,一排排菌基像小山丘一樣,雪白的菌菇探頭探腦,長勢喜人,工人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近年來,我市通過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市場運作,積極打造秸稈綜合利用收、儲、運、用產業鏈,有效解決秸稈禁燒的源頭化治理問題,通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破解產業振興所需的資源問題,為持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農村生活品質、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堅實支撐。
靈璧縣楊疃鎮食用菌產業園。
創新“三抓”舉措效益顯
抓機制促管理,全面提升運行效能。印發《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成立市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及其辦事機構議事規則》,成立市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家全程開展技術跟蹤服務,為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抓技術促轉化,研究開發推廣運用。經過多年引進示范、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我市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模式,重點發展秸稈青貯飼料化利用,每年可完成秸稈加工量8萬噸左右,帶動縣域秸稈飼料加工企業100余家,促進草食畜禽業發展。
抓落實重實效,確保政策支持到位。我市每年將秸稈綜合利用市級配套獎補資金列入預算,對納入農機購置機具種類范圍的秸稈綜合利用機械應補盡補。目前,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1560萬畝耕地可增收6.2億元至7.8億元;秸稈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累計增加收益2.3億元。
“秸稈五變”拓寬致富路
“秸稈五變”,收儲是關鍵。我市圍繞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了覆蓋秸稈和廢物的全方位收儲體系,建設糞污集中處理中心26個、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219個、堆放轉運點1156個,實現秸稈收儲運網絡鄉鎮全覆蓋。
秸稈變“肉”。出臺《宿州市百萬頭肉牛產業發展行動工作方案》,積極做好秸稈變“肉”增值大文章。力爭到2027年,全市肉牛出欄量達到50萬頭,飼料化利用率達到40%,在全省率先突破肉類總產100萬噸大關。
秸稈變“能”。目前,我市5座生物質發電廠已全面建設運營,年發電總量12億千瓦時;建設大中沼氣項目6個,總池容0.88萬立方米,裝機容量29萬千瓦、年產沼氣237.5萬立方米;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生產企業16個,年消耗秸稈21萬噸。全省首個利用農作物秸稈合成甲醇項目在我市率先落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年消耗秸稈40萬噸。
秸稈變“肥”。全市擁有規模化有機肥龍頭企業19家,年產有機肥31萬噸,消耗秸稈19萬噸,產值突破2億元。
秸稈變“材”。全市擁有生產人造板材、包裝材料、秸稈工藝品、一次性餐具等秸稈原料產品企業8家,年生產各種綠色建材、板材38萬噸,生產秸稈粉5.5萬噸,年消耗農作物秸稈58萬噸,產值突破10億元。
秸稈變“菇”。全市大球蓋菇、平菇、雙孢蘑菇等食用菌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規模化企業發展到130多家,年產鮮菇5萬多噸,年“消化”秸稈18萬噸,產值突破3.6億元。涌現了一批以靈璧縣楊疃鎮為代表的利用農業廢棄物生產食用菌的特色小鎮。
“秸”盡其用繪就生態圖
今后如何持續做大做強秸稈綜合利用這一環保、興農、促農增收的事業,力爭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作出更大貢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安文表示,將從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全面提升重點項目實施質量。牢牢把握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建設契機,科學部署項目推進重點,展示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稈利用模式,鼓勵秸稈綜合利用企業開發新技術、添置新設備,探索整縣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新路徑,提煉可復制、可推廣技術模式。
加大秸稈綜合利用龍頭企業培育。圍繞秸稈綜合利用全產業鏈條,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企業做大做強。實施年實際利用秸稈量500噸至1000噸企業培育工程。加大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簽約項目跟蹤服務力度,促成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宿州,提升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和產業帶動水平。
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在現有秸稈收儲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以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龍頭、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骨干,農戶參與、市場化運作的秸稈收儲體系建設。統籌構建鄉鎮有標準化收儲中心、村有固定收儲點的“1+X”的秸稈收儲體系網絡,逐步擴大實際收儲產能。
推進省級綠色能源示范村鎮創建。大力推動農村綠色能源開發應用,培育壯大農村綠色能源產業,推動以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為主體的區域性綠色能源低碳發展。通過示范創建,建成至少1個特色鮮明、多能融合、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省級綠色能源示范村鎮,基本實現示范村鎮農業生產無害化、農民生活低碳化、鄉村產業高效化、農村環境清潔化,在打造“無廢”鄉村、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文/圖 記者 楊雪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