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沐新風 文明潤心田
一條條道路干凈整潔,一面面文化墻扮靚村莊,一排排樓房錯落有致,村民們三五成群在鄉村大舞臺自發開展活動……這樣的鄉村美景,在宿州各個鄉鎮隨處可見,這是我市深入推進文明村鎮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生動呈現。
近年來,我市堅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扎實推動文明村鎮創建,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和美鄉村。目前,全市共有全國文明村鎮10個、省級文明村鎮22個、市級文明村鎮298個,處處煥發出鄉風文明的新氣象。
生態宜居 和美鄉村展新顏
錯落有致的農家院落,風景如畫的葡堤原鄉,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村史館……走進蕭縣白土鎮張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美麗的水彩畫。
“近年來,我們村大力實施‘產業+文旅’的發展戰略,在鄉風文明上想點子,在文娛活動中出真招,種植的葡萄成為蕭縣農業的一張亮麗名片,石質荒山建成全省最大的村級光伏電站,鹽堿洼地成了‘網紅打卡地’……”駐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童星表示,如今的張村生活環境優美、文明鄉風入心,和美鄉村的底色越來越足。
張村的變化是我市文明村鎮創建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圍繞思想引領、鄉風文明、產業發展、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機制健全等方面,高質量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充分發揮文明村鎮典型作用,77個縣級以上文明鎮、742個縣級以上文明村常態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傳統文化傳承等活動,引導群眾提升文明素質、養成文明習慣。結合全省“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常態化開展衛生村(鎮)、美麗宜居村莊、信用村、美麗庭院等創建活動,持續改善農村環境、提升生態品位,引導廣大農村群眾共建和美鄉村。
思想引領 文明實踐沁人心
“打竹板笑開顏,金色陽光掛滿天!學習黨的二十大,泗縣發展譜新篇……”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梁賢地創作了快板《凱歌獻給二十大》,每天騎車在附近村鎮開展快板宣講?!按迩f整潔馬路寬,綠樹成蔭心不煩……”“文化娛樂場地好,移風易俗樂陶陶……”朗朗上口的快板詞不僅接地氣、聚人氣,也唱出了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新變化,老百姓聽著直呼過癮。
緊貼群眾生活,創新理論宣講。我市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發揮全市146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理論宣講、市民教育陣地作用,常態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宣傳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農村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集市’上有人幫忙修理家電、修改衣服,有人講解日常護理和急救知識,還免費配鑰匙、理發,可熱鬧了!”如今,“鄰里集市”文明實踐項目已成為宿州居民享受溫馨和諧鄰里氛圍的重要載體,去“鄰里集市”趕大集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習慣。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改變著城鄉面貌,也大大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在推進基層治理、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優勢,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招募志愿服務組織每月赴鄉村開展“鄰里集市”、助學支教、扶危濟困等文明實踐活動。印發《宿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標準(試行)》,開展2023年度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星級創評工作,評選出農村地區五星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6個,推動文明實踐陣地規范化管理、常態化運行、便民化服務。建立宿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培訓交流制度,采取“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等形式,舉辦培訓會3場,各縣區、市管園區業務骨干100余人次參會,促進各地交流借鑒、比學趕超。
一項項生動鮮活的文明實踐活動,猶如陣陣清風,吹遍宿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把文明的芳香送進千家萬戶。
以文化人 文明新風沐鄉村
“以前,村里親戚過大壽、結婚、生孩子都得擺上幾桌,覺得那樣才有面子。后來,經常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宣傳厚養薄葬、紅白喜事節儉、反對鋪張浪費等。現在,大家能不辦就不辦了,也節約了時間和金錢?!眻瑯騾^符離鎮沈圩村村民翟雪說。
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蔚然成風的背后,是我市扎實推動形成村規民約、制度規范。為培育文明和諧的新風正氣,我市出臺《宿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把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移風易俗要求納入其中,做到有法可依、管之有據;組織各村(社區)建立完善“一約四會”,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村規民約,將協調能力強、有威望、熱心群眾工作的老黨員、老干部、鄉賢和志愿者等充實到“四會”中,積極引導村民群眾主動參與到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之中;頒布并廣泛宣傳《宿州文明20條》《宿州市市民文明公約》;鼓勵引導各地利用鎮村閑置房屋,建成村級移風易俗服務中心、“新風堂”,動員村內紅白喜事集中辦理,明確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和服務承諾,防止攀比浪費。
建設內外兼修的和美鄉村,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實。近年來,宿州市把推進鄉村移風易俗工作作為鄉風文明建設重要內容和推進鄉村有效治理的有力抓手,通過創新多種舉措、開展多樣活動、搭建多元平臺,不斷催生農村原生動力,為移風易俗注入源源不斷活力,使農村精神文明、村居面貌等煥然一新,煥發鄉村振興的新氣象。
如今,文明新風正激蕩在宿州市的廣袤鄉村大地,為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著豐富的精神營養。
記者 沈前程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