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做強“土特產”大文章
近年來,我市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培育了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但與河南省一些地市相比,仍缺少頂天立地的農業龍頭企業和叫響全國的農產品知名品牌。我們要把農業“大”的優勢充分轉化為“強”的勝勢,就要立足優勢、挖掘潛力,做優做強“土特產”大文章。
要依托資源優勢在“土”字上謀出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產一方物。我市以平原地形為主,耕地面積居全省第三,是全國重要糧食、連片水果產區,背靠黃淮海腹地廣大的中部地區,又銜接長三角發達區域,必須立足氣候、生態、土地等優勢資源,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挖掘鄉土文化價值,推動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宜游則游,努力把資源稟賦轉化為發展優勢。
要因地制宜在“特”字上求不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打造競爭優勢。我們必須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開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不斷厚植特色農產品的“含金量”。高標準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以“5+4”特色產業為重點,主攻“一顆梨、一頭羊、一只雞、一碗粉、一株菌”等5個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培育優質小麥、優質大豆、優質肉牛、未來食品等4個產業集群,大力開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全力打造長三角區域的“菜籃子”“肉盆子”“果園子”。
要精深加工在“產”字上下功夫。農業不加工,等于一場空;農業不成鏈,到頭不賺錢。要建立產業集群“名品+名企+名產業+名產地”提升機制,持續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招引一批產業規模大、發展前景好、帶動效益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精心培育特色農產品優勢品牌,加快打造產加銷貫通、貿工農一體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突出“三頭三尾”,要堅持種養一塊抓、糧肉一塊抓、頭尾一塊抓,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壯大預制菜宿州品牌方陣,建立完善集“低溫加工-倉儲保鮮-冷鏈配送”于一體的冷鏈物流體系,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實現由賣“原字號”向賣制成品轉變。
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新時代“三農”工作大有可為。讓我們揚長避短、埋頭苦干,全面推進宿州大地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為中國式現代化宿州實踐增添“農”墨重彩的一筆。
拂曉報評論員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