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社會化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日前,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于推介2023年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的通知,在組織各地推薦的基礎上,擇優遴選20個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其中碭山縣選送的《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 引領社會化服務規范發展》作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介。
近年來,碭山縣把病蟲害防治環節專業化作為社會化服務的主攻方向,通過培育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專業化服務組織,建立服務標準,加強監督管理,強化政府扶持等措施,促進病蟲害防治環節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提質升級,從而推動全縣種植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社會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目前,碭山縣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916家,各類服務主體以自身優勢開展橫向合作,形成了“服務主體+農戶”“新型經營主體+服務主體+農戶”的有效組織形式。
培育主體夯基礎。碭山縣指導服務組織進一步完善經營管理制度,健全組織機構,著力建設產權明晰、高效快捷、服務專業的市場經營主體。依托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建立服務主體動態名錄庫,定期對服務主體開展信譽評價。推選公布一批服務能力強、制度健全、運行規范、服務效果好的服務組織,把平臺名錄庫作為“產品貨柜”,供千萬家農戶優選。同時將社會化服務組織納入鄉村產業帶頭人培育行列,參加“頭雁”培訓和縣農業農村局舉辦的各種培訓。2023年,碭山縣新增專業化服務組織155家,從業人員達3860人,其中持證上崗1580人,130名服務人員參加各類培訓,成為鄉村產業發展帶頭人。
規范制度嚴監督。碭山縣引導服務主體推行“約定有合同、服務有標準、過程有記錄、人員有培訓、質量有保證、產品有監管”的“六有”規范服務模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根據縣域自然稟賦,分不同作物品種制訂適宜的作業標準和操作規程,強化服務過程指導和服務效果評估。統一服務價格。通過對市場服務價格統計、監測和分析,合理確定服務價格,并利用鎮村宣傳欄、公示欄以及各類信息平臺等,多渠道多形式及時公開發布。印制服務價格貼紙、舉報電話,張貼在承擔項目作業任務的機械上,時刻接受監督,切實保障小農戶利益。推廣使用示范文本,加強合同指導和管理。為服務組織統一制發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引導服務組織與被服務小農戶簽訂規范的服務合同。強化風險防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縣級平臺,建立管理員賬戶,對參與服務的機械設備進行監督檢測。暢通融資渠道。縣農業部門與金融部門聯合召開銀企對接會,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在信貸投放規模、金融產品開發等方面給予更大的傾斜和支持力度。
總結推廣強示范。碭山縣高度重視示范引領,建設高標準示范區,強化對示范區社會化服務的跟蹤指導。按照全縣產業布局,以病蟲害防治服務環節為主,建立“社會化服務示范區”22個,示范區面積8.1萬畝,示范基地核心區面積1.74萬畝。得益于專業化的服務體系,2023年,碭山縣作物總播種面積174萬畝(含復種),病蟲害防治專業化服務面積701萬畝次,綠色防控覆蓋率63.22%,三大糧食作物覆蓋率75.3%,畝均糧食產量提高5%以上。通過開展社會化服務質量建設年活動,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累計服務面積達80余萬畝次,服務農戶9.2萬戶次,社會化覆蓋率達45%。 (記者 路楊)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