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旱改水”改出鄉村“綠富美”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芒種時節,走進泗縣黑塔鎮三葛村“旱改水”項目現場,只見泗許高速兩側的低洼地正“脫胎換骨”,挖機在田地里忙碌,連片旱地間筑起了田埂、修起了水渠、鋪上了水泥路,已經有了連片規模水田的模樣。對于這片曾經看老天爺臉色定收成的洼地,村民們充滿了期待。
近年來,泗縣堅決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搶抓政策機遇,以耕地提質增效為目標,堅持片區規劃引領鄉村振興,在黑塔鎮推進“旱改水”試點項目,改出了一條“綠富美”的新“稻”路。
泗許高速兩側的“旱改水”項目現場。吳天元 攝
“地勢低”“收益少” 低產土地謀求新用途
“收成看天!受地勢、天氣影響,俺們村的土地收成多少年來都不穩定。趕上旱季,沒有充足水分;趕上雨季,又無法及時排澇。”黑塔鎮三葛村黨總支書記葛尚磊說。
如何解決土地收成差?成了當地黨委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
經過多方論證和考察,鎮黨委政府發現“旱改水”項目能有效改變這種窘境,于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確定了從調整種植結構入手實施“旱改水”的發展思路,將地勢高低不平的旱地,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產水田。
2023年9月,黑塔鎮以三葛村為整體推進村,分批次開展“旱改水”項目。
鎮黨委書記王升介紹,早在項目實施前,就組織相關專家團隊多次到現場考察、論證、謀劃。“旱改水”的具體地塊精準選擇完成后,鎮、村干部深入涉及的每一戶農民家中,反復征求意見,轉換發展思路。目前,三葛村已完成涉及近300戶農戶共計2400畝的旱田改造。
據了解,“旱改水”項目實施是土地利用的一次轉型升級,將從農民手中流轉出的土地平整后,建成“管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能機耕”的規模連片水田,耕種、田間管理、收割都實現機械化勞作,通過對田、水、路綜合治理,洼地能排能灌,收成更穩定。
“機械化”“規模化” 人與土地有了新關系
本應是農忙時節,三葛村的農民劉明永卻“閑”下來了。
通過“旱改水”項目的實施,曾經不平整、不規則的零地、洼地如今變成了一塊塊標準的方格田。通過引入市場經營主體,統一流轉村民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村民既能坐地收租,又能外出務工,加上農業機械化的實施,打破了農業生產經營的傳統模式,形成了農戶“農忙不忙”的前后反差。
劉明永家有18畝地,以前種植小麥玉米,往往是澇排不出去、旱澆不了水,只能看著莊稼干著急。眼下,自家土地全部以每年1000元的價格流轉給市場經營主體統一經營,一年將近兩萬元的租金讓他吃了“定心丸”。“現在旱澇都能保收,心里很踏實。”劉明永說。更讓人欣喜的是,由村委會牽頭,組織農戶在“旱改水”項目田里務工,賺取穩定的工資。“在自家的土地上打工,可以拿到租金、工資兩份收入,想起來就美得很。”新的生活方式讓劉明永的小日子過得很“滋潤”。
像這樣的“好日子”驚喜還在后頭。黑塔鎮人大主席張健介紹:“農民不僅能掙租金、工資,還有分紅呢!每年水稻收獲的時候,經營企業還會一次性給流轉土地的農戶發放200元。”
“筑田埂”“種風景” 農旅融合有了好光景
水稻是水田的主角,“旱改水”項目實現了稻魚(蝦、蟹)共作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稻漁工程”,可以給農戶帶來豐厚的回報。
“稻漁工程”利用魚糞給水稻提供養分,肥水還田,底生藻類,保住肥水,水稻、魚蝦、螃蟹、田螺和水生物和諧共生,從而實現立體種養、一田多用,不用施肥、配藥,也能實現高產。
“當下是全面推行‘旱改水’項目的第一個插秧季,附近有橋、有路又方便灌溉的農田就在眼前,看著真開心。”葛尚磊指著眼前規劃整齊的農田對記者說。順著葛尚磊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廣袤的稻田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綠意盎然,壯美無比。
“旱地變水田、水田成風景。”這是黑塔鎮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體現。傍晚,稻田旁邊不時有白鷺飛過。從之前的“道狹草木長”“草盛豆苗稀”,到如今的“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幅產業更興旺、生態更宜居、農民更富有、田園更美麗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下一步,我們將穩步推進‘旱改水’項目實施,同時挖掘藝術稻田、稻蝦、稻蟹等連作項目的稻作文化,一體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帶動農旅融合發展,讓老百姓不僅種好水稻也‘種’出風景。”王升說。 記者 馬遠征 通訊員 單珊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