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以梨爭先育強果鏈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日前,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依托中國農業品牌公共服務平臺,全網推展安徽省區域公用品牌——“皖美農品”碭山酥梨,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詳細介紹碭山酥梨品牌的文化底蘊、產品特質、發展優勢、品牌價值,促進市場有感知、消費者有認知,力推特色品牌走向市場。這是碭山酥梨等9個“皖美農品”入選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品牌培育計劃后的一項重要推介活動。
近年來,碭山縣以全產業鏈思維引領碭山酥梨產業化發展,加快補鏈、延鏈、壯鏈、強鏈,促進全要素集聚、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全力推動酥梨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叫響“碭山酥梨”品牌,擦亮“世界梨都”金字招牌。
聚力品種培優,打造種質“芯片”。全面提升碭山酥梨等種質資源圃建設,做實酥梨種質資源普查,建立碭山酥梨種質資源檔案,實行“一樹一檔、一樹一牌、一地一冊”,為6萬余株百年以上老梨樹建檔掛牌。制定《碭山酥梨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和《碭山酥梨現代化改造方案》,明確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品種、規模、區域,扎實開展基地認定與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建成基地12個,規模達3800畝,碭山酥梨產品合格率達99.2%,較同期提高0.6%,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聚力品質提升,培樹農業標桿。依托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碭山)等科技創新平臺,開展酥梨生產技術指導、難題攻關,為打造“世界梨都”提供科技、人才支撐。加快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綠色防控、蜂機協同授粉等新技術運用,推行寬行窄株省力化栽培、起壟覆草等新模式,綠色防控覆蓋率達80%以上。全面推進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建立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息化監管名錄,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入駐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平臺,目前全縣注冊經營主體數量1621家,農產品生產基地數量1119個,建立農產品生產檔案1003個,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1073個,打印合格證30724張,生產基地巡查392次,實現主要農產品“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
聚力品牌打造,講好酥梨故事。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全面做好“酥梨+”文章。針對碭山酥梨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繁雜等問題,將“碭園”“翡翠”“梨源一號”“碭果甄選”“碭優”等系列高端品牌有機整合,注冊“碭”字品牌商標,優化設計“碭”牌包裝,凸顯地域品牌特色。深入挖掘碭山酥梨文化,創新舉辦梨花(采梨)系列活動——“梨花節”“采梨節”,加快“梨樹王”景區改造提升。
繼續實施品牌培強行動,完善水果品牌授權許可制度。培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碭山酥梨”“皖美農品”品牌4個、安徽省著名商標27個。碭山酥梨地理標志授權使用面積15萬畝,產量達37.5萬噸。優化重組碭郡梨業集團,牽頭成立收購聯盟,以“收好果、賣好價”為目標,采取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宣傳、統一營銷策略,以高于市場價的托底保護價格統購統銷碭山酥梨350萬斤。
聚力標準引領,做深產業鏈條。全力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科學統籌全縣冷鏈設施庫容23.8萬噸,構建長三角3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申雪”“愛澤”“碭郡梨業”等全自動水果分揀線投入使用,實現對酥梨果型、糖度、果核關鍵指標分級篩選。組建“優質碭山酥梨生產聯合體”,延長碭山酥梨產業鏈,果園場、園藝場、龍潤堂等優質種植主體迅速發展。做強酥梨糖、酥梨膏、酥梨酒、酥梨果脯等精深加工產品,“匯源”“科技”“梨多寶”等水果加工頭部企業齊聚碭山,“祥隆藥業”加快建設,實現從果品到藥品“零”的突破。 (李艷龍)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