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加速綠色智能家居產業集聚發展
木材緩緩經過數字化流水線,不一會兒就變成工藝考究的家具部件。近日,在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一幅幅“酷炫”的智能化生產場景映入眼簾。
“電腦程序輸入訂單信息,個性化定制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宿州闥闥晨瑞木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該公司建設了數字化車間,實現綠色智能化生產。目前,該公司年產約100萬套木門,年產值約11億元。公司與周邊十余家板材加工企業簽訂采購協議,輻射帶動上百家木材初加工企業。
近年來,埇橋區依托得天獨厚的綠色資源稟賦,緊緊圍繞新型工業化定位要求,全力推進綠色家居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著力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體驗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探索出一條平原綠化催生生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集聚綠色財富,夯實產業基礎
埇橋區是“中國楊木產業示范區”“第二批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安徽省林業產業十強縣”,全區擁有蓄積量505萬立方米的活立木資源,林產品加工企業和個體經營戶1500余家,全區林業總產值逾230億元,產業相關從業人員3萬多人,人均年收入6萬元以上。
該區從原材料抓起,加快培育森林資源,年產楊木12萬立方米,保障木材來源。強化政策扶持,引導擴大林木種植面積。實施“百村萬樹”綠化提升、河渠綠化(木材培育基地)等林業重點工程,在村莊周邊、道路兩旁、庫塘堤邊等隙地,見空補綠、見縫插綠,集中栽植以楊樹雄株為主的用材林42萬株,為林產品加工業提供可持續原材料支持。
為健全管護機制,該區全面建設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健全完善區、鄉、村三級林長制體系。全區設置三級林長631人,選聘生態護林員239名,確保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引入社會資本,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多元參與、市場運作機制,引導社會資本以租賃、入股、轉讓等形式參與造林綠化建設。積極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持續推廣“五綠興林勸耕貸”。積極開展品牌創建工作,培育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現代林業產業發展,涌現“紅樹灣”“東平”“東大”等名優品牌188個。
打造示范園區,促進產業集聚
針對板材產業鏈條短、規模小、品牌弱等問題,該區抓住全國新一輪家居行業產業轉移契機,深入研究全國綠色家居產業發展趨勢,瞄準“鏈主”企業大力招商引資,以項目建園區、以園區聚產業、以產業帶集群,大力發展集板材加工、家具制造、智能家居等于一體的產業集群,著力構建高端綠色家居全產業鏈。
在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一樓,產業鏈“魚骨圖”和“招商路線圖”引人矚目。以產業鏈上、中、下游為“中軸骨”,以原料保障、板材加工、家居制造、配套產品等8條產業鏈為“附肢骨”,確定26類、上百種具體項目,構成一套生態化、系統化家居產業鏈。園區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采用專業招商、平臺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精準招商,推動形成項目招引質和量雙提升的產業集群發展態勢。目前,園區集聚TATA木門、天東門窗等綠色家居產業企業2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65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專精特新企業14家、行業領軍企業4家。
為了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下,埇橋區以打造“綠色發展、清潔生產、智慧管理”的現代化家居示范園區為目標,持續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目前,一期安置房基本建設完成;便企共享單車園區服務點、菜鳥驛站快遞服務網點以及快速充電站已建成運營。此外,在埇橋區有3所高等學院和20多所中等專業學校,為企業發展提供充沛人力資源。
推動數智融合,加速提檔升級
流水線上,機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工作,生產出高端定制家居產品。在埇橋區,越來越多的家居企業正加速由“制造”向“智造”轉變。
埇橋區堅定科技賦能和創新發展理念,圍繞“數字化”“智能化”兩大方向,緊扣企業、行業、區域市場需求,利用云計算、大數據、3D模擬技術,實現線上立體模擬設計、個性化定制與線下大規模生產創新融合發展,家居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
“家居企業要將個性化設計與工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創新和設計能力,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和市場發展。”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負責人說。
園區要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園區持續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利用政府、企業、研究院所技術交流與合作平臺,加強行業交流互聯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在招強引鏈、產業合作、人才引育、科技研發等方面,推動宿州綠色家居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為園區提供智力支持;與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和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簽訂合作協議,開展關鍵人才培養、前沿技術研究相關技術合作,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借力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啟動建設科技研發中心,研發前沿技術,打造高新技術孵化、高新技術產業化轉化與智能化生產的柔性平臺,為宿州板材家居產業提供科學技術支持。
埇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立足林業產業優勢,結合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建設,做好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在環保綠色板材、全屋定制家居、智能家居和智能集成系統配套附件方面實現新的突破,擦亮綠色智能家居品牌。拂曉報通訊員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