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苦”藥材 日子“甜”起來
眼下正值牡丹根采收季。日前,在埇橋區蒿溝鎮高灘村藥材基地,村民們手拿鋤頭,穿梭在田間地頭,熟練地將一棵棵牡丹根從土壤中刨出。“將挖出的牡丹根去筋骨、去根須后,留下的根皮曬干,就是中藥材‘丹皮’。”基地負責人張六捧著剛挖出的牡丹根說。
牡丹作為一種名貴花卉,除了極具觀賞價值外,它的根皮還可以入藥、花瓣可以榨精油。“別看‘丹皮’味苦,但它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市場需求量較大,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張六告訴記者,他種植中藥材已有10余年,主要有藥用牡丹、白術、白芷、丹參等品種。今年,他在高灘村種植藥用牡丹100余畝,每畝能產出2000多斤“丹皮”,預計年收入可以達到150萬元左右。
藥用牡丹產業除了給張六帶來直接經濟收益外,還為年齡偏大、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讓他們過上了“甜日子”。村民吳紹芹就是其中之一。她將自家的土地流轉了出去,空閑時間到基地務工,給牡丹花根抽莖,種植追肥、采摘牡丹花,一天可以收入八九十元。據介紹,每逢牡丹除草、澆水、施肥、收獲等時期,張六都會召集村民在基地務工,每天用工量10余人。
“接下來,我們計劃依托中藥材種植,逐步擴大藥用牡丹的種植面積,建設‘丹皮’深加工項目,統一生產、包裝,提高產品附加值,進行品牌化打造,推進產業提檔升級,把藥用牡丹的價值‘吃干榨盡’,帶動更多村民通過‘苦’藥材增收致富。”張六說。記者 彭序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全市經濟運行分析暨“5512”產業發展推進會召開 11-12
-
3積極進取 勇毅前行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宿州篇章 11-11
-
4前三季度宿州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95.3億元 11-06
-
5前三季度宿州市城鎮新增就業28409人 11-05
-
6宿州:前三季度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強勁增長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