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 “新”潮澎湃
日前,在位于蕭縣城東的安徽海尚變頻技術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各類機械配套的生產工作。“我們公司是通過張江蕭縣高科技園于2018年入駐這里的,主要從事工業變頻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目前研發產品包括三大系列十多種專機,廣泛應用于汽車、建材、紡織、冶金、石化及新能源等行業領域,獲得過5項發明專利、3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國家產品創新獎。”該公司綜合管理部總監杜淑梅介紹。
自2015年籌建張江蕭縣高科技園以來,蕭縣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后發優勢,以深度融、主動融、多元融的姿態,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指標逐年提升,新經濟與好風景“比翼齊飛”。今年前三季度,蕭縣地區生產總值359.0億元,同比增長5.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5%;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4%、6.3%。該縣發展模式成功入選安徽省長三角優秀創新案例。
下好“先手棋”
建設平臺,推動區域深度合作
搭建滬蘇浙合作平臺。建設創新平臺,蕭縣依托張江蕭縣高科技園,將園區內6個基地、集聚區分別打造成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省級科技服務集聚區、省級引才獎補I類平臺。打造運營創新平臺。成立蕭縣張江科創投集團,全面統籌張江品牌打造,省際產業合作園區開發、建設和運營;建設智能制造產業園,設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商務、政策、信息、咨詢、培訓、市場、投融資等專業化精細化服務,推動入駐企業穩定發展。截至目前,園區累計集聚為科技服務企業提供研發、設計、轉化及創業孵化等服務的公共平臺20余個。
強化招引互動。蕭縣與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共同出資成立發展基金,采用“基金+基地”“投資+服務”模式,通過股權引導、市場效應等,聚焦新材料、機械制造重點產業,成功招引一批長三角科技型企業落戶園區。2023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3家。全面推進“管委會+公司”改革,積極組織相關企業參加世界制造業大會等重大展會活動,組織商協會、聯盟等行業機構開展供需對接、峰會、論壇等工業互聯網相關品牌活動,推動各類資源要素高效利用、快速流動。
抓好“硬支撐”
協同發力,打造園區產業集群
建立協同保障機制。建立蕭縣、上海張江聯席會議制度,設立駐長三角·上海投資促進中心,成立工作專班,共謀合作發展。推動承接產業疏解。全面接受上海張江創新策源地的輻射帶動,在對接上海張江的同時,堅持東向發展,布局實施“4軸”聯動,打造“3+N”產業發展平臺,加快承接徐工機械制造等產業疏解,積極參與徐州萬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中心配套建設。
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積極推進張江蕭縣高科技園擴容升級,加快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建設,持續導入滬蘇浙創新創業資源。積極承擔拓展蘇皖合作新空間的戰略任務,布局建設一批跨區域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重點項目,加速建設華企云谷淮海工業智造園、淮海智能制造產業園、國晟新能源產業園等。
打好“主動仗”
創新引領,完善成果孵化體系
加強大院大所引領。積極與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合作,建立安徽先進建筑材料研究院,設立博士工作組,組建專項實驗室,服務淮海經濟區建材企業,并為國家火炬防腐涂料特色基地提供科技支撐,擦亮“中國防腐蝕業第一縣”品牌,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積極與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建立蕭縣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引領汽車零配件等智能制造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成果孵化培育企業。逐步完善創新孵化體系,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專門孵化培育初創型企業;設立加速基地,助推專精特新企業加速成長;打造萬畝產業承接和轉化基地,助力孵化成熟項目入駐落戶。
當好“店小二”
精準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開展政企幫扶。蕭縣落實縣主要領導聯系企業家制度,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定期召開“企業家下午茶”“企業家說事日”等為企服務活動,主動幫助企業協調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解決企業在用工、用錢、用智等方面的困難,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促進政銀企合作。設立國元證券(蕭縣)投資者教育基地暨資本市場服務中心,助推資本市場穩步發展;舉辦“上市政策輔導會”“蕭縣政銀企對接會”“融資對接會”“畝均英雄貸啟動會”等,為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完善基礎設施網絡。推進淮宿蚌城際鐵路、徐州至阜陽高速公路宿州段、徐碭商高速公路宿州段、G311蕭城至皖豫界改建工程續建等項目建設進度,開通蕭縣至淮北城際、黃口至徐州城際等公交線路,加快皇藏大道北延、白虎山路、蕭管路二期等項目建設。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大力推動引江濟淮二期工程項目建設。
推動公共服務共享。推廣居民服務“一卡通”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的應用,加快推進長三角文化和旅游領域居民服務“同城待遇”。落實長三角社會保險異地辦理,通過采取合作辦醫、設立分院、建立醫聯體、建設專科聯盟、開設知名專家工作室、遠程醫療等協作模式,開展跨區域醫療機構交流合作。實施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加快引入滬蘇浙優質教育集團來蕭縣合作辦學,鼓勵以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形式舉辦職業教育。■ 拂曉報通訊員 張祖北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中央駐皖新聞單位泗縣調研行活動舉行 11-22
-
2宿州一企業入選2024年5G工廠名錄 11-20
-
3
-
4
-
5相聚云都 共赴奔跑之約 11-18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