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火朝天忙生產 紅紅火火迎春節
凜冬臘月,寒氣襲人。在埇橋區循環經濟示范園內,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即使臨近春節假期,但項目建設、工廠生產、工人趕工卻未停下腳步。
宿州中農秸美科技有限公司纖維干燥車間內,工人正在沖洗紙機毛布。
走進宿州中農秸美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將剛“出爐”的纖維素成品碼放整齊并搬運上車,即將發往河北、山西、福建等地。
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料,纖維素被廣泛應用到造紙、紡織等行業。產品看似大同小異,但這家公司的生產工藝“含金量”卻很高。
“我們通過合成生物技術,將高活性生物酶應用到提取纖維素等工業原料之中。”該公司副總經理陳曉東告訴記者,公司將小麥秸稈等“農業廢料”加工成“工業原料”,生產出的纖維素成品達到“食品級”,造紙廠可以直接用于生產廚房用紙以及中性書寫紙等產品,有效突破過去造紙行業的高污染瓶頸,提高了下游工廠的生產效率。
不僅如此,通過分離酶化原液,還可以提取出黃腐酸和木質素,分別用于土壤改良和航空煤油原料,真正實現“吃干榨凈”和“高質高效”。“目前,生產產品的是我們的試驗線,滿產情況下能夠使用2萬噸原料。”陳曉東告訴記者,8萬噸生產線將于下半年正式動工,可以帶動本地秸稈的“無害化”高效利用,為園區產業發展貢獻新的動能。
在園區,除了高新技術企業正在加足馬力抓生產,一些紡織企業也在加班加點趕訂單、忙建設。
華利安(安徽)服裝有限公司后整車間,工人正在為服裝熨燙定型。
“咔噠、咔噠……”走進華利安(安徽)服裝有限公司的臨時廠房,工人們正操作電動縫紉機縫制衣服。隨著針腳上下翻飛,一件件秋冬款的中高檔戶外服裝走下流水線,踏上“出海”之路。
“我們在2024年7月正式投產,截至目前已經生產了9萬多件,訂單已排到了2025年的5月份。”該公司行政助理張云磊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訂單處于滿負荷運營狀態。產品在生產完成之后,將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
項目投產、訂單排滿,為企業帶來收入、為園區帶來產業,也促進附近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該公司生產1組組長陳娜感受頗深,“我從去年5月份入職后,經過系統培訓擔任1組組長,主要負責組內工人的培訓。目前,每月到手工資6000元左右,我很滿意現在這份工作。”
該公司生產運營部負責人張佩告訴記者,公司目前的車間是園區提供的臨時過渡車間,用作整個團隊“熱啟動”使用,待新廠房建成后,臨時過渡廠房將成為員工培訓、團隊拓展的孵化基地。
在臨時過渡廠房僅有一路之隔的工地,便是華利安(安徽)服裝有限公司的新建廠房所在地,目前正在進行鋼結構建設。
華利安(安徽)服裝有限公司后整車間,工人正在按工序趕制訂單。
“我們新廠房預計今年5月1日基本落成,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張佩告訴記者,春節后工廠會繼續招工,以確保所有訂單能夠及時完成。待新廠房建成之后,計劃建設21條生產線,實現用工1350人、年產量200萬件的規模,通過資質驗收,有望成為國際戶外品牌的代工基地。
在埇橋循環經濟示范園,類似的項目正在突飛猛進、拔節生長。2024年,該園區續建項目21個,總投資112.26億元;計劃新開工項目27個,總投資94.35 億元。瞄準2025年的目標,園區將提前編制規劃、強化要素保障、加快項目建設,持續為全區發展積蓄新動能、貢獻新力量。■ 文/記者王碩 圖/特約攝影 丁輝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市委市政府舉行2025年春節團拜會 01-27
-
2楊軍督導春節假期安全生產工作 01-27
-
3篤行實干勇擔當 錨定目標爭一流 01-24
-
4宿州市穩步推進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01-24
-
5
-
6?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