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那片蘋果園
“啊,我聽見了,聽見了果林交響曲了/從峽谷,從陰山,從每一片樹葉下/在心海,在花間,在云上/匯合,流連,回蕩……”這是有“果園詩人”之稱的詩人傅天琳的作品《果園姐妹》。那時候我剛上高一,那個周末,在小鎮文化館簡易的圖書閱覽室里,館長把一本《詩刊》推薦給我,捧讀著其上的這首詩,我激動極了。這是詩嗎?這是最美的心靈交響曲啊!“我的流溢著嫣紅黛綠的果園啊/我的飄游著淡苦濃甜的果園啊”……這些句子,引領我走進了詩歌天地。而后,我深深地、艱難地在詩的國度里,或哭或歌,一天天,一年年,走過了那片青春的蘋果園。
那個時候,詩歌像金子一樣成了年輕人的夢想。當時讀過的詩,都被我小心翼翼地虔誠地保存著。青春歲月因為有了它們而美好,貧困與艱辛的日子因為有了“那片蘋果園”而光芒閃耀。在那片果園里,新耕的土地散發著泥土的芳香,沒有一片葉子的樹靜靜守候在落雪的早晨。霧氣輕輕飄著,一只鳥飛過。忽而,一群修剪樹枝的姑娘,在一條靜靜流淌的河邊嘰嘰喳喳……這幅畫面,一直若有若無地存在我夢幻里,直到有一天,它真的出現了。
16歲那年初冬,我第一次出遠門,隨鄰家奶奶去十幾里外的一個村子,去參加舊鄰雙茵的婚禮。路過洋城湖農場,經過一座小石拱橋時,恰好有兩個十多歲的小女孩在橋上玩耍,大點的那個扎一對羊角小辮,極像幼年時的雙茵,她正在唱歌。雙茵大我2歲,也喜歡唱歌,聲音如百靈鳥般婉轉動聽,但她是個苦命的女孩,3歲時母親意外去世,待終于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又被倒插門的父親強行帶離了我們村。
“翠綠的山崗一望無邊,鮮紅果實枝頭沉呀沉甸甸……歡樂的豐收歌飄揚在果園,姑娘們摘蘋果笑開顏”,我走過橋去,那個小女孩仍然在唱,嗓音甜美。我知道這是朝鮮歌曲《摘蘋果的姑娘》,曲調很美,它從我身后飄過來,那一刻,我猛然想到了那首叫《果園姐妹》的詩歌。原來,蘋果園就是一個夢境,是我夢的支點,多少年來,它一直在生命的河流上像小船一樣蕩漾著。
而后,在小鎮長溝,我總愛騎上自行車,漫游在洋城湖農場那片空曠的原野,貪婪地看那里的流云,大口地呼吸那里的空氣。每一次,我都要去那片蘋果園,妄想再見那個扎羊角小辮的女孩,聽她唱“翠綠的山崗一望無邊,鮮紅果實枝頭沉呀沉甸甸……”立于那座小石拱橋四望,流水的落霞中,飛鳥的翅膀上,都閃亮著雙茵的眼眸,淡淡的霧氣從蘋果園里飄過來,流淌的是雙茵的歌聲……
多年以后,從鄰家奶奶口里探聽到雙茵的消息,她已于十多年前病逝了,墳塋就在那片蘋果園的盡頭,靠近河流的向陽處。我的心悚然一緊,那片蘋果園的花朵,嘩地謝了一地。
從此,我再沒去過洋城湖農場,再不愿靠近那片果園。轉眼又是多年過去,那片蘋果園還在嗎?還開花嗎?還結果子嗎?翻閱舊書,手里捧著傅天琳的這首詩,我的思緒突然穿過字里行間,又走進了那片蘋果園,走進了我迷惘而痛苦的青春……
■ 孫龍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城巡游出租汽車迎來“換新季” 03-19
-
21-2月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13155戶 03-14
-
3第30屆中國·碭山梨花節3月27日開幕 03-14
-
4宿州市多渠道拓崗位促就業 03-13
-
5
-
6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