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變“智”造 民營企業“加速跑”
近年來,泗縣錨定創新發展,通過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智造轉變,成功激活縣域經濟新動能,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數字化改造煥發傳統產業活力
千人紗、萬人布,是紡織企業留給人們的傳統印象。作為泗縣傳統紡織企業的代表,安徽新虹紡織有限公司曾經過度依賴手工操作與經驗管理,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自2016年起,企業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進行智能化改造。
圖為安徽新虹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如今,走進該公司生產車間,數字化管理顯示屏實時呈現著機器轉速、溫濕度、總產量等數據。生產線上,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原本需要多人操作的工作,現在可由單名操作員高效管控6-8臺設備?!惫旧a經理朱有祥表示,借助智能制造系統,企業實現了生產要素全面數字化,訂單流轉加速,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不僅如此,數字化管理系統還與手機端相連,管理者通過手機就能實時掌握生產的每個環節,管理更加精細化。同時,智能智造系統自動生成的多維度報表,讓生產活動和產出得以量化,效率與準確率遠超手動統計。
在物流運輸方面,“互聯網+物流運輸”的新模式也為企業帶來了便利,貨車司機通過運滿滿貨運平臺主動接單,企業發貨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顯著降低。數字化改造讓這家傳統紡織企業成功“換羽新生”。
汽車零部件智造領跑行業
泗縣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智能化、電動化、鏈式化”的發展方向,積極培育壯大產業鏈。短短幾年間,數十家大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這里蓬勃發展,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安徽中恒電噴系統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該公司生產的汽車燃油泵有1500多個型號,主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地。在生產過程中,企業采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分車間“鏈條式”生產燃油泵的各個小配件。比如,108臺機器人負責鋁后蓋配件的生產,24小時開工,產能一天可達15萬個。生產出的配件先經自動化檢測流水線“機檢”,再放大30倍逐個“刷檢”,確保產品合格率從之前的92.7%提升到99.7%。憑借智能化、自動化生產,企業產值快速增長,去年產值突破5個億。
同樣,安徽高堅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的力量,研發推出9款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并投入批量生產,每月生產供應量達8萬件,穩定供應多家汽車生產企業。泗縣通過實施專精特新培育行動,引導汽車零配件企業向高附加值、深加工方向發展,目前已獲批省級汽車零部件產業特色集群基地,入駐汽車零部件企業74家,其中規上企業40家。汽車零部件產業正成為泗縣經濟發展的“當家產業”。
綠色智造搶灘新能源賽道
在泗縣綠能制造基地,安徽泉為綠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項目展現出蓬勃生機?;貎龋壌髲S房房頂鋪設著25兆瓦、3萬塊異質結光伏組件,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生產車間里,各條生產線上,機器快速運轉;每個崗位上,工人忙著劃片、焊接、排版、疊焊,一道道工序無縫對接,井然有序。
該公司生產的光伏組件主要應用于海上光伏領域,能抗12級臺風,且產品壽命長達30年,發電收益穩定。為保證產品質量,企業配備了多道EL檢測設備,如同“CT機”一般,能及時檢測出產品缺陷,有缺陷的產品當場返修后再進入下一道工序。
安徽泉為綠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泗縣基地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生產高效異質結光伏組件,二期生產異質結電池片,三期配套投資太陽能裝備雙?;迳a線。自落戶泗縣以來,政府成立服務專班,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幫助。該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一年制投產的“泗縣速度”,目前一期廠房已建成,二期廠房正進行內外裝修,3.6GW光伏生產線正式投產,為泗縣在新能源賽道上搶占了先機。
從傳統制造到智能智造,泗縣通過對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智能化發展以及布局新能源綠色智造項目,成功激活了縣域經濟新動能。未來,泗縣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升產業智能化水平,推動縣域經濟邁向新高度。
■文/通訊員 王寶林 特約攝影 吳天元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在泗縣、靈璧縣調研 04-09
-
2清明假期40余萬人次游宿州 04-08
-
3碭山梨園半馬周六開跑 04-08
-
4“紫金”的創新發展之路 04-07
-
5宿州市一季度培育“四上”企業149戶 04-07
-
6宿州市扎實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