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街道創新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通訊員 姚森)近日,泗縣運河街道汴光社區玉蘭公館小區涼亭內燈火通明,一場別開生面的“玉蘭‘話’開”議事會在此舉行。汴光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克明手持小區居民意見簿,與30余位業主代表圍坐暢談,縣委社會工作部、房管中心、運河街道等多家單位代表現場辦公,這是該小區基層治理“三方協同”機制的創新突破。
作為運河街道“微治理”工程示范點,今年以來,玉蘭公館小區聚焦群眾亟待解決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涼亭議事”破解“議而不決”的治理難題。街道創新搭建“1+3+N”議事平臺(1個黨組織引領,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同,N個職能部門支撐),建立“議題收集—聯席會商—限期辦結—公示反饋—定期回訪”閉環機制。數據顯示,自機制運行以來,小區電梯維修、綠化改造等10多項積壓問題全部“銷號”,三方協同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物業費收繳率在95%左右,業主滿意度長期保持在90%以上。
“以前我們單元樓頂漏水,反映半年也沒動靜,現在通過‘涼亭議事’會提出來,當場就定下維修方案。”物業解決問題的高效率讓業主彭晶晶發出感慨。
在議事會現場,房管中心物業股負責人解讀物業法規。同時,針對小區居民提出的5條意見建議,玉蘭公館小區物業負責人朱志杰承諾三天內解決健身器材區照明和綠化帶內垃圾等問題。這種“現場辦公+限期督辦”模式,讓基層治理從“公文往來”轉變為“馬上就辦”,得到了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
運河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在8個社區37個小區推廣“玉蘭‘話’開”議事品牌,建立“社區工作者+專業社工+黨員樓長”服務矩陣,通過“說事、議事、辦事、評事”四步工作法,今年已解決充電樁安裝、養老設施改造等民生實事100余件,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開花結果的生動案例。
玉蘭公館小區的實踐是泗縣運河街道深化基層治理改革的縮影。下一步,運河街道將在轄區推廣鋪開“玉蘭‘話’開”群眾議事模式,推動各類矛盾問題訴求從“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把話語權交給群眾,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社會治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模式,讓“小涼亭”持續釋放基層治理“大能量”。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4-23
-
2
-
3楊軍調研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場館建設工作 04-17
-
4百億算力產業集群破局的“百度”答案 04-17
-
5宿州12家產業創業園入選省級示范園名錄 04-15
-
6點燃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