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加速度” 企業發展“動能足”
六月的埇橋大地,驕陽似火,建設正酣。在宿徐現代產業園區埇橋園,處處涌動著熱火朝天的生產建設熱潮。
安徽中閩鋼構科技有限公司新廠房車間。
近日,記者走進安徽中閩鋼構科技有限公司,一座新廠房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進行設備的安裝調試,為開工做足準備。
“我們的主營業務是鋼結構生產,主要服務于高層建筑、重工橋梁等施工領域。”安徽中閩鋼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雷告訴記者,鋼結構施工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優勢,能夠大大節省施工的時間,近年來成為基建領域的“必選項”。
“我們這里已建成的1號廠房是3.9萬平方米,今年下半年開始承建的2號廠房有2萬多平方米,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能可達12萬噸裝配式智能鋼結構、50萬套鋼結構工程機械配件。”孫雷介紹道。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引入智能化切割設備、機器人自動焊接設備、數控機床等先進生產設備,能夠有效提高運營效率和產品質量,為產業升級筑基。
從去年4月份正式破土動工,到今年下半年投產,項目的建設周期僅用一年多時間。其高效率建設得益于園區圍繞重點項目采取的專班式服務,通過責任到人、定期走訪、接訴即辦,重點解決土地征遷、證照辦理、要素保障等各類問題,為項目建設加油提速,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新的動能。
安徽樂雪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動化生產設備。
同樣火熱的場景還出現在安徽樂雪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原材料在經過鈑金下料、智能打片、銅管穿脹等流程后,成為一臺臺工業制冷設備走下流水線,即將發往全國各地。
“我們公司主要生產的是冷庫及冷鏈設備中的冷風機、冷凝器以及高效的制冷機組。”該公司生產負責人管海燕介紹道,“目前,公司已經實現了全流程的自主化生產,年產量大約在5000臺(套),年產值在7000萬至8000萬元。產品除了服務宿州本地多家冷鏈、冷庫外,還銷往全國各地,今年更開拓海外市場,已經出口到東南亞及非洲的尼日利亞等地。”
安徽樂雪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加工工業制冷設備。
作為今年3月份剛剛投產的新項目,其建設也僅用時一年多。“當初選址時,我們通過周邊的企業家了解,大家一致反映宿徐現代產業園區埇橋園這邊的服務好,于是便選擇了在此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也確實感受到了良好的服務。”管海燕感慨道。
讓管海燕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供電手續的辦理。在項目建設后期,公司供電相關手續的辦理遇到了難題。園區了解情況后及時介入、靠前服務,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間,提高了項目建設的效率,為項目順利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園區緊緊圍繞“一條主線”,實施“五大行動”,聚焦穩增長、抓項目、強招商,全力推進年度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年度計劃新開工項目23個,總投資93.9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4.2億元,其中,上半年計劃開工項目10個,現已全部開工;三季度計劃新開工項目7個,總投資31.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億元,均有序推進中;四季度計劃新開工項目6個,總投資16.3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4億元。隨著一系列項目的陸續投產,一個集智能裝備、冷鏈科技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正加速成型,為埇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文/記者 王碩 圖/拂曉報通訊員 孫啟夢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市政府召開開拓陽臺經濟產業發展座談會 06-16
-
2市委召開全市警示教育大會 06-13
-
3楊軍暗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 06-12
-
4宿州首單“銀行自評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落地 06-11
-
5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6-10
-
6市領導赴省有關金融機構對接工作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