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橋區:建強社區工作者隊伍 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社區工作者則是連接政府與居民的重要橋梁。近年來,埇橋區在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方面持續發力,通過擴面增量、提質增能、蓄能增勢,打造出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結構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增進民生福祉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埇橋區委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埇橋區社區工作者隊伍總量已達1901名,每萬城鎮常住人口擁有社區工作者20.51名。
擴面增量,健全社區工作者隊伍體系
埇橋區聚焦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統籌社會治理資源,配齊社區工作人員,持續健全社區工作者隊伍體系。
強化公開選拔。通過公開招聘等方式,吸引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社會工作者等群體投身社區建設。2024年招聘97名專職社區工作者,學歷均在大專以上,為社區工作者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
推動力量轉化。將衛生健康部門、公安部門、住建部門聘用的符合縣區統一招聘、鎮街集中管理、社區統籌使用的人員納入社區工作者隊伍,統一管理。截至目前,全區共配備社區工作者1901人,完成以城鎮常住人口為基數的配備任務。
提質增能,提升社區工作者能力素養
埇橋區堅持“存量提升”,在實踐中培育鍛煉,不斷優化提升社區工作者隊伍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強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培訓,2024年4月,針對新招聘的專職工作者,從社區工作者薪酬體系、基層治理新格局構建、黨的紀律條例解讀等多方面內容開展專業培訓;2024年9月至10月,舉辦埇橋區社區“兩委”干部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班4期,參訓人員包含68個社區近600名社區“兩委”干部,進一步提升社區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2025年度社區工作者培訓,已列入全區干部教育年度計劃。
強化業務素養。配套設置待遇增長、學歷提升等保障機制,通過增加相應級別工資、發放專項補貼等,鼓勵社區工作者通過學歷提升、考取各級社會工作師證書等方式增強專業能力,2024年度共有3名社區工作者考取學士學位、26人考取社會工作師證書,顯著提升了社區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蓄能增勢,優化社區工作者發展環境
落實待遇保障,健全社區工作者薪酬管理體系,確保薪酬水平與崗位職責、工作績效相匹配。全面落實五險一金,為923名社區工作者提供全面的福利保障,增強職業吸引力和穩定性,進一步夯實社區工作者的基礎保障。對持證社區工作者給予相應待遇激勵,按照市級《關于進一步健全全市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職業化薪酬體系的實施意見》,對獲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證書的297名社區工作者分別給予初級、中級、高級每月300元、500元、800元的職稱津貼,2024年度共發放職稱津貼115萬余元,有力推進了社區工作者職業化進程。
暢通晉升渠道,為社區工作者搭建多元化的職業發展平臺,拓寬晉升渠道,打破職業“天花板”。一方面,積極推薦表現突出的社區工作者擔任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使其能夠參與更高層次的社會治理和決策,提升職業榮譽感和社會影響力。目前,全區共有縣(區)級“兩代表一委員”30人,市級“兩代表一委員”4人。另一方面,探索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定向招錄或招聘街道(鄉鎮)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機制,為基層干部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目前,已有5名社區工作者通過招考進入事業單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競爭環境。
社區雖小,卻關乎民生大事。埇橋區在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上的積極探索與實踐,不僅提升了社區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也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未來,該區將繼續堅持需求導向,不斷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為基層治理注入更強動力,助力埇橋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書寫更加精彩的基層治理新篇章。拂曉報通訊員 馮席席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守陵人盛志席榮登“安徽好人榜” 06-19
-
3宿州市完成夏種面積400余萬畝 06-18
-
4全市學習教育專項整治和訪企入村工作調度會召開 06-17
-
5全市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6.92億元 06-17
-
61-5月宿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規模穩步增長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