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三產協同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今年以來,蕭縣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大力推進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著力做優做強做大三次產業基礎,以穩產業帶動穩就業、穩投資、穩增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農業固本,夯實一產發展大底盤
堅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無農不穩,農業農村是支撐發展的基本盤。蕭縣始終將糧食安全放在首位,堅決守護耕地紅線。深化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近300名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構建起“高校院所+龍頭企業+示范基地+農戶”的創新服務鏈,以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強化農田宜機化改造,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農機裝備研制和推廣應用,近年來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0%以上,農業生產更加省時省力。
特色種植養殖亮點紛呈。“紫”葡萄、“紅”辣椒、“橙”胡蘿卜、“綠”蘆筍、“白”山羊、“黃”肉牛、“灰”菌菇等特色資源,構成該縣獨特的“七彩農業”版圖。全縣249個行政村全面推行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創新模式,規模化集約經營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力帶動村集體和農戶增收。“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發展格局加速形成,當前已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9個、“皖美農品”產品品牌4個,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堅持工業壯骨,構筑二產發展硬支撐
加速企業轉型升級增效。蕭縣堅持產業強縣戰略,聚焦新材料、機械制造兩大主導產業,持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截至目前,規上工業企業超200家,1-4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4%。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鼓勵傳統產業實施“零增地”技改。目前,綠色合成革、造紙與紙制品等傳統產業積極開展技術改造,逐漸向高端、智能、綠色方向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有序推進,羚羊平臺注冊企業達300余家,數字化軟件包使用率持續提高,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
加力產業延鏈補鏈鍛鏈。持續做強國家火炬蕭縣防腐蝕涂料特色基地和功能性新材料、精密化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聚焦鏈式招商,編制產業“魚骨圖”,扎實推進“百企千堡壘”產業集群招商攻堅行動和招商引資“夏季攻勢”行動,用好“4+N”招商模式,力爭2025年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0個,其中10億元以上10個。
堅持服務活脈,厚植三產發展新動能
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蕭縣是全國著名的書畫藝術之鄉和文化大縣,域內文化資源豐富。縣文旅部門緊抓農文旅融合發展契機,深挖文化內涵,做足文化、康養與旅游融合文章。皇藏峪、蔡洼等景區加快提檔升級,白土鎮張村葡堤原鄉、丁里鎮郭莊知青園、王寨鎮葡萄王國、怡然歡樂谷等項目重點開發,官橋鎮沈峪村、白土鎮張村等鄉村旅游示范點人氣漸旺。假日經濟持續升溫,今年“五一”假期,蕭縣皇藏峪景區接待游客7.3萬人次,同比增長23%,旅游收入較去年增長26%。“桃花筆會”“伏羊文化節”“皇藏峪自行車騎游”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激發全域旅游活力。
消費市場持續激活。消費活力在政策與場景的雙重刺激下全面釋放。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徽動消費 樂享蕭城”系列活動接連開展,消費券發放激發居民消費熱情,1-4月份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2.3%。現代物流體系同步完善,2個縣級配送中心升級改造,實現物流配送覆蓋縣城和主要鄉鎮及行政村。 通訊員 蘇宗榮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市委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 06-28
-
2從“質升量穩”看宿州外貿底氣何在? 06-23
-
3宿州傳統“老字號”煥發“新生機” 06-21
-
4楊軍在靈璧縣調研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等工作 06-20
-
5全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暨固定資產投資調度會召開 06-20
-
6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93家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