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農人’”】從門外漢到致富帶頭人 做時代高素質的新農人
深秋的黃昏,在泗縣長溝鎮邵莊村,脫下軍裝已經9年的村民張成在大棚里正忙活。見有人過來,趕忙放下手頭活,趁天黑前帶我們轉了幾個棚子。“今年茄子的長勢尤其好,看這個頭兒,春節前可以上市;茄子已經開始授粉,元旦前采摘沒問題……”聽著張成的介紹,活脫脫一位蔬菜專家。但9年前,對于大棚蔬菜種植,他是一臉茫然,甚至是一無所知。
機緣巧合種蔬菜 投入真情有回報
2013年,面臨退伍的張成有兩種選擇,要么到事業單位過穩定的生活,要么拿著退伍金自己干一番事業。對于這樣的選擇,他更傾向于后者,用實干實現自己的夢想。正巧,一位隊友說起了他們家鄉山東壽光種大棚的事,張成一聽,立刻仔細打聽并到壽光考察,最后決定回家種大棚。
萬事開頭難。很久不在家鄉生活的張成回到泗縣長溝鎮邵莊。第一步流轉土地就遇到了難題:鄉鄰不信任,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租給他。沒有土地建不了大棚,他發動在家的親朋好友,同時及時和村里溝通,把土地租金提高到每畝1000元。最后流轉了54畝土地籌集100多萬元建了4個大棚種植高品質的長茄,并套種黃瓜、辣椒、西紅柿等蔬菜。白天在大棚里忙活,晚上看書鉆研種植技術就是張成的生活常態。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忙活下來,幾個大棚年凈收益近80萬元。
自己富裕不算富 鄉鄰富裕才算富
羅玉芬是邵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5口人,“因病因學”而致貧。原本依靠夫妻倆的辛苦勞作,日子過得還算不錯的他們,因突如其來的大病致使丈夫喪失了勞動能力。為了給丈夫看病,不僅花光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下數萬元的債務。就在羅玉芬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張成的蔬菜大棚給她帶來了希望。“那天聽說張成蓋大棚,需要人手,俺就跑到他家。張成二話沒說就讓俺去他的棚子干活,而且工資還給得高。”羅玉芬對張成滿心感激,逢人便夸他厚道。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張成致富不忘眾鄉鄰,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張成吸收了包括在滿光霞、羅玉芬等貧困戶就近在大棚中就業,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極大地緩解了貧困家庭的生活困境。
“通過艱難創業,張成不但自己走上了致富路,還帶領村民共同脫貧致富,他在促進村莊經濟發展、促進和諧穩定方面作出積極貢獻,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鎮村的領導這樣說。從2015年開始種植蔬菜至今,張成不僅讓家鄉長溝鎮刮起了大棚蔬菜種植的旋風,還帶動了周邊朱彭村和胡陳村發展起大棚蔬菜。目前,張成的16個蔬菜大棚主要用于發展設施蔬菜,品種以茄子、西紅柿和西芹為主。
積極參加學習培訓 發展規劃有愿景
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只要有學習機會,張成總是積極主動參加,省市縣的高素質農民培育他都參加過。學習歸來的他總是產生新的想法和規劃并付諸實施:2017年獲得了無公害產品和產地證書;聘請了泗縣農業委員會蔬菜辦主任蔣怡為授課教師,長溝鎮農經站王永良同志為農場的常年輔導員;組織農場工人及附近農戶進行集中培訓,提高農場和附近農戶的種植技術;注重農產品的宣傳推廣及銷售,積極參加農業部門組織的農產品展銷會,將本地生產的特色農產品推廣出去;主動聯絡各大超市、餐飲及各農貿流通場所,建立代理及分銷機制,將產品直接或間接銷售各地消費者手中。在電商快速發展的今天,農場還積極加盟網上商城,將包裝好的優質產品展示在網絡平臺上;農場還入駐了淘寶網銷售平臺,消費者通過淘寶網就可以直接訂購到放心安全的農產品。
碩果累累迎豐收,鄉村振興路上大踏步
為了離自己的夢想更近,張成先后成立了安徽成源農業公司、泗縣一畝三分地種植家庭農場和泗縣惠百農專業合作社,流轉了近200畝土地,建設12個大棚,成為泗縣農業返鄉創業先進代表。園區先后獲評省級蔬菜標準園、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本人被評選為青年創業代表、2022年市人代會代表等,省市縣電視臺等媒體對此進行了多次采訪報道。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他說“我就想靠知識和汗水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為家鄉出一份力!新時代新要求,種地也要種出新花樣,要做個不同以往的高素質農民!”
種大棚蔬菜“純屬偶然”是張成自己的看法,出生農村、有土地情懷,讓這份偶然多了份必然。
跟蔬菜打交道這么些年,讓張成感觸最深的就是:“搞農業得投入感情。”
近年來,泗縣長溝鎮積極推進創新型農業現代化先行區建設,依托汴河、邵莊瓜果蔬菜基地,“兩園一帶多點”的現代農業菜蔬格局日益成熟,園區面積達1萬多畝,形成了泗縣“西部菜園”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梁艷)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把社區建成溫暖的家 11-21
-
2把社區建成溫暖的家 11-21
-
3宿州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跑出“加速度” 11-17
-
4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11-17
-
5細“微”之處凝“新”聚力 11-15
-
6讓更多“宿州智造”“宿州創造”走向世界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