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農人’”】蔬菜蓋上“保溫被” 設施農業促振興
“一、二、三,加油……”11月18日,記者來到位于埇橋區蘆嶺鎮蘆南村的鑫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只見工人們正將蔬菜暖棚上的保溫被掀起,準備更換新的透光膜。
暖棚里,一根根綠色的繩子“拎”起茄子的整個植株,黑色地膜下有通往每棵植株的水肥一體化滴灌管道。“我們種植的蔬菜以反季節類型為主,包括茄子、黃瓜、筍瓜等。”公司負責人王敏向記者介紹,目前,該基地蔬菜種植面積達100余畝,畝均效益在萬元以上。
能夠實現反季節種植,暖棚這一農業設施是其中的核心與關鍵。隨著室外氣溫的變化,蘆嶺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少華和王敏一起,來到棚內查看實時溫度,順便調節保溫被的覆蓋面積,從而達到棚內“四季如春”的效果。
品種與技術對反季節蔬菜的生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為充分發揮產業對于鄉村振興的作用,蘆嶺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經常派技術人員前來指導。“評價茄子的指標有光澤度、條形和口感,你看他們種的茄子黑、油、亮,品質相當不錯。”張少華指著一個茄子對記者說。
“我們這一套設施和經驗是從山東壽光引進的,每年9月份種下茄子,能夠持續收獲到第二年的6月。”王敏說,“通過施用有機肥和應用綠色管理技術,再加上鎮農技人員的技術指導,基地的番茄、黃瓜在2018年就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
“現在只需要在微信群里發條消息,本地及蚌埠周邊地區的客商就直接來基地把蔬菜拉走。”王敏笑著說,反季節種植蔬菜能夠利用市場空缺形成價格優勢,同時引進新技術,有效提升蔬菜品質,長此以往積累了好口碑。
鑫豐公司的反季節蔬菜種植在持續創造收益的同時,還帶動周邊30余名村民就業。“后期,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種植品種,提升品質,擴大規模,帶動更多的農戶共同致富。”王敏說。
“我們將持續提供技術服務,爭取各項政策支持,為特色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助推鄉村振興。”張少華表示。 記者 王碩 見習記者 邵子育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把社區建成溫暖的家 11-21
-
2把社區建成溫暖的家 11-21
-
3宿州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跑出“加速度” 11-17
-
4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11-17
-
5細“微”之處凝“新”聚力 11-15
-
6讓更多“宿州智造”“宿州創造”走向世界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