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農人’”】農民返鄉“孵化”大型工廠化食用菌種植基地
入冬以來,天氣漸冷,但在泗縣屏山鎮屏東村,一排排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的大棚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著。基地總投資5800萬元,96個標準化食用菌生產大棚建成后將種植草菇,產品經過初加工后將全部出口。
“我們現在建設的這個菇棚是工廠化恒溫菇棚,采取自動化上料的方式,不僅減少人工,還能不受季節影響全年出菇。”泗縣屏山鎮食用菌種植基地負責人孫孫說。
用空調大棚代替塑料膜大棚生產食用菌,這在泗縣還是非常“稀罕”的事。3年前,在外務工的“新農人”孫孫回到家鄉屏山鎮大李村發展食用菌種植,一開始建設了8個大棚,嘗試種植雙孢菇并獲得成功。隨后,孫孫逐步把大棚擴大到63個,現在每天可以采摘10000斤左右的雙孢菇,長年帶動近百人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今年孫孫成立了安徽省長靈食用菌有限公司,在縣、鎮大力支持下,在屏山鎮屏東村建設大型草菇生產工廠。“基地建設得到上級各部門大力支持,爭取到財政資金3000萬元。食用菌基地建成以后,可以帶動140人在這里長期就業。”泗縣屏山鎮一級主任科員韓冰說。
有了政府3000萬元財政資金的“活水”支持,孫孫把草菇生產基地建設得更加科技化和智能化,96個大棚全部采用新型保溫鋼架材料,菌料自動化添撒系統、鍋爐滅菌系統、原料堆放發酵系統、草菇保鮮貯藏系統和工人生產培訓系統等一次性建設到位。
接下來,基地將采取“公司+組長+農戶”管理方式,聘請有經驗的種植戶擔任管理組長,帶領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董立厚 劉文化)
綜合:泗縣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王啟榮:大干十二月 打好收官戰 沖刺全年目標任務 11-30
-
3宿州構建工程建設許可電子報批“新模式” 11-30
-
4楊軍在市高新區調研重點項目 11-29
-
5
-
6《宿州市“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出臺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