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解難題,用“營商”換“贏商?”
7月3日,位于宣城市宣州區寒亭鎮智能衛浴產業園內的宣衛衛浴公司,偌大的廠房內一派忙碌。“一年多時間,荒地上建起新廠房并投入生產,如今訂單排到9月份,不動產權證已到手,就等著貸款發放,項目二期自動化設備下個月底就能進場安裝。”公司負責人皮國才告訴記者。
作為宣城市“退城進園”獎補政策重點實施企業,宣衛衛浴從主城區搬遷至寒亭鎮。2020年4月,新廠正式動工,因資金不足按下“暫停鍵”。皮國才在該市召開的第三期“政商懇談會”上,向宣城市委主要負責人當面匯報難題。懇談會當場會商,宣州區當即表示先期落實3000萬元融資擔保,隨后又召開專題會議為企業細化融資方案。15天后,項目復工。
“我們創新實施政商懇談、政策落地、要素保障、疑難雜癥‘四個面對面’工作法,著力推動實現從‘最近浙江’到‘最似浙江’的營商環境之變,力促經濟高質量發展。”宣城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宣城市通過在每月首個周六定期舉辦的政商“雙向奔赴”懇談會,為企業搭建暢所欲言、排憂解難平臺,實行“企業點單、政府接單、督查跟單、辦結銷單”閉環管理。自去年至今年6月,該市共舉辦18期政商懇談會,辦結436個問題。
也是從去年開始,宣城市建立土地要素保障“星期六”會商機制,每周六召開民營企業土地要素保障會商會,當年48場會共研究解決87個項目土地要素保障問題。今年3月以來,該市按照“從過去側重用地保障,向多元要素綜合保障優化擴充”要求,創新建立項目建設全要素保障周會商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實現“要素跟著項目走”。
針對企業對惠企政策“找不到、讀不懂、不會辦、往返跑”等問題,宣城市聘請中介機構根據企業類型、生產經營情況和項目實施規劃等,出具“一企一策”專項規劃建議書,逐條逐項梳理幫助中小企業申請優惠政策。同時,組織專業機構對全市2388家重點企業進行資源普查,精準分級分類建立市級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上市企業投融資需求庫、企業發債需求庫等5個資源庫,上市后備企業由52家增至123家。
今年1月至4月,宣城市新簽約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218個、同比增長13.8%,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2個、50億元至100億元項目2個。
2023年4月,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機械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書記劉勇受聘成為安徽云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科技副總”。自此,他每天都在“雙重身份”中不斷切換。整合資源選派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赴對口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幫助企業“一對一”解決技術難題是宣城市整合高校和企業資源,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的重要舉措。
為解決和補齊服務企業和群眾質量不高、能力不強等短板,宣城市設立969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會商聯辦機制。同時,在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8名“首席問題官”和174名“問題專員”,推動反映問題辦得成、辦得快,累計解決企業反映問題338件。
宣城市還從市場主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人士中公開選聘20名首批營商環境體驗官,每月定期收集體驗官提出的意見建議,逐項建立問題臺賬,通過“為企服務”平臺等渠道交辦相關單位,全程跟蹤督促辦理,并及時將辦理情況反饋營商環境體驗官。
自推行營商環境“四個面對面”工作法以來,宣城市開工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平均耗時166.5天,較全省快14.9天;投產項目由開工到投產平均耗時295天,較全省快47.9天。今年一季度,該市營商環境考評延續去年以來良好態勢,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 本報記者 張敬波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