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地 霸王別姬時
成語文化傳古今
講述者:鄢化志 凌娟 李娟妹 李雪梅
從垓下之戰衍生出兩則成語,即“四面楚歌”和“霸王別姬”。
四面楚歌,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霸王別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在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失敗。成語同樣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兩則成語,因多和虞姬這名女性人物有關,頗具傳奇色彩。”宿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退休教授鄢化志曾專項研究楚漢歷史文學,他介紹,司馬遷所著《史記》單獨撰寫女性人物極少,關于虞姬的記載集中于《項羽本紀》,雖寥寥數筆,卻形象具體鮮活。
整體來看,史書中對虞姬的記載也相對較少,甚至連本名、出生地、生卒時間、與項羽相識的時間、最終結局都沒有交代。《史記》中僅記載:“有美人名虞。”因此,后世出現了兩種說法:一是認為“虞”是美人的名,一是推測“虞”是美人的姓,而“虞姬”則是后人對其的稱呼。
成語故事再現中,采用了虞姬拔劍自刎的結局,但在史書中,其結局沒有記載。“虞姬和歌后,項羽就率部突圍。《史記》后文不再敘述虞姬,這一寫法正是錢鐘書先生所言‘歷史的沉默’,給后世文人墨客無盡的想象空間。”鄢化志講述,從文學沿革來看,唐代教坊曲中存有《虞美人》曲詞,南唐和宋代則將此曲發展成詞牌名,代表作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等。而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的故事也見諸于元雜劇、后代戲劇的唱詞中。
“君王啊,妾妃我隨軍征戰十余冬,伴君王,恩恩愛愛情意濃。現如今,夜帳明燈愁云起,四面傳來楚歌聲。勸君王,輕裝突圍莫遲疑,莫貪戀,卿卿我我兒女情。”在植根于皖北大地的泗州戲中,《霸王別姬》往往成為必演節目。“能扮演虞姬,通過戲劇方式,展示楚漢文化,成為女演員的夢想。”泗州戲演員、靈璧縣泗州戲劇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娟妹家住靈璧,她自幼熟識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的成語典故,長期在基層演出,講好歷史上“巾幗英雄”的傳奇。
和李娟妹一樣,1981年出生的凌娟也和項羽、虞姬“結緣”頗深。“我父親在縣文化部門工作。小時候,我就常看楚漢相爭的歷史,癡迷于歷史成語故事。但沒想到,自己從事了與此相關的工作。”凌娟講述。
2007年,凌娟來到靈璧虞姬墓管理所(后來的虞姬文化園),從事景區講解和文物管理保護工作,現為虞姬文化園管理處負責人。為講好本地歷史成語故事,她以文化園為家,并翻閱大量古代書籍,撰寫相關講解詞。
“隨著文化園設施設備逐步完善,進園參觀游客人數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增長自身學識,不停學習歷史文化知識。”凌娟說,近年來,她曾多次接待來自日本、越南等國家的游客,通過同聲翻譯設備,提升服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聽過你的講解,感嘆靈璧歷史悠久。”來自山東的“歷史發燒友”苑建軍、崔相玲夫婦特地開車前來虞姬文化園,兩人特邀凌娟跟隨講解,在楚漢文物展示柜臺前駐足。游覽完虞姬墓,兩人對凌娟連連稱贊。
經多年工作經驗積累,凌娟也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成語有了全新的理解。她認為,除英雄遲暮的悲嘆外,項羽和虞姬的成語故事充斥著人性的光輝,虞姬也成為美麗、溫柔、堅貞、大義凜然的化身。而這種虞姬形象正和皖北人古樸、直率的性格相符。
從文學演繹到戲曲歌賦,再到衣食住行,成語文化處處留痕。
李雪梅在靈璧縣韋集鎮經營一家飯店,飯店在集鎮中心,距離垓下古戰場遺址僅二十分鐘車程。飯店不大,卻食客不絕。
靈璧名菜“霸王別姬”。
“除籌備喜宴,外地食客至此也想品嘗咱們這道‘霸王別姬’的名菜。”李雪梅講述,這道菜和項羽虞姬相關,借用雞、甲魚(鱉)形象烘托,運用霸王別姬這一成語典故,含義委婉,意境甚妙。
此菜為一道湯菜,制作時先將甲魚宰殺,沸水入鍋中焯水,再將仔雞去內臟洗凈,后將兩種食材放鍋中燉煮,至湯汁清澄時放入調味料即成。“食客吃到這道菜,自然會聯想到楚漢歷史。更重要的是,這道菜正是皖北地區宴席的必備,可謂婦孺皆知,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李雪梅說,成語背后的文化,同樣通過舌尖傳承下來。
入夏后,凌娟積極和相關部門對接,籌劃虞姬文化園擴建后的管理事宜;李娟妹仍苦練唱腔,排練下一次虞姬戲劇演出;李雪梅又接到了鄉鎮酒席的訂單,準備趕赴菜市場,購置“霸王別姬”菜品食材。
楚漢歷史早已定格,但其背后引申的傳統文化、成語故事通過各種形式,繼承發揚,從未斷絕……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州市夏種任務基本完成 06-26
-
2從“質升量穩”看宿州外貿底氣何在? 06-23
-
3宿州傳統“老字號”煥發“新生機” 06-21
-
4楊軍在靈璧縣調研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等工作 06-20
-
5全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暨固定資產投資調度會召開 06-20
-
6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93家 06-20